山东轻工业学院大学语文教案散文部分之一
作者:鲍焰
散文单元第一课
散文与小说的分野
作为当代文学创作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小说和散文无疑是作者和读者的宠儿。二者同属于文学作品,那么它们的区别是什么呢?许多学者认为就是能否虚构,即小说是虚构的产物,而散文则必须与生活保持高度的一致,不得虚构。然而,创作实际却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小说虽然是虚构的艺术,但小说中的文字也不全部是虚构出来的,如在史地知识上就不能虚构,另外,有关已成定论的历史人物也不好虚构、戏说。长期以来,散文能否虚构的问题一直是争论的焦点。散文固然是作家的真实感受,但作家在写作时对事实本身肯定要作剪裁,因此,散文要做到绝对真实是不可能的。如此看来,我们有必要对这个问题加以探讨,并重新确认二者的分野。
主体不同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为中心,通过描写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生活环境,形象、深刻、多方位地反映社会生活的叙事性文学体裁。”(非定义)
这就是说,小说与故事密不可分。故事的实质就是对人或人化的物的某个动态过程或某段经历的叙述。换句话说,故事的主角是由人来充当的。因而没有人便没有故事。而小说中的故事尤其突出人,人便是小说的核心或主角。因此,小说中故事的叙述、物象的描摹以及抒情与议论都源于或围绕着人物。由此可见,小说是一个特殊的舞台,活跃在这个舞台中心的便是人物。小说中的人物是作家对客观世界进行观照的结果;尽管有些小说的主人公整合了作家本人的许多因子,但已独立于作家主体之外,成为角色主体。所谓角色主体就是指作家在小说中创造的被赋予精神主体性的角色,并具有不以作家主观意志为转移的精神机制,按照自己灵魂的启示独立活动,按照自己的性格逻辑和情感逻辑而发展变化。因而,小说中的角色主体一旦确立,整个小说就成为角色主体提供活动的空间,小说中的世界就成为角色主体感知、体验并活动于其中的天地。此时,作家主体便隐退到幕后,让读者从角色主体身上认识和体悟客观世界,作为小说中的人物则是作家提供给读者的生活观照对象。
如果说小说创作在于向读者展示角色主体的活动,那么散文创作则在于作家直接在散文中向读者敞开心扉,表明其对人生、社会、自然和宇宙的态度。换句话说,散文是作家对自我心灵与个性作审美观照的艺术载体,其中活跃着的是作家的灵魂。正如许多作家理论家表述的那样:“散文就是渴望自由。自由的心灵,自由的表述,自由的形式,自由的来来去去。”
散文评论家刘锡庆则作了如下概述:“散文姓‘散,(散行成体)名‘文,(文学)字‘自我,。散文是作者对自我‘内心世界,的审美观照,如情感的宣泄、心灵的自剖、生命体验的外化,对自我‘精神家园,的诚挚追寻和大胆袒露。一句话,当代‘散文’就是当代人的情感史、心灵史。”
这些作家和评论家都毫无例外地强调了散文中作家主体既可以直接参悟、观照、评价客观世界,也可以将审美焦距直接瞄向自我,对自我灵魂进行解剖,对自我形象进行描绘。
通常情况下,小说与散文还是容易区分的。人们不会把随笔、杂感、日记等当作小说,尽管其中有些形式体裁被借用到小说中来。真正与小说相对容易混淆的是叙事记人的散文。
小说与散文的记人叙事的区别也十分明显。小说中的叙述人可以是一个角色,直接参与表演;也可以是一个隐形角色,藏于幕后;还可以是俯瞰角色活动的全知的局外人。这些叙述人决不等同于作家,与作家本人是两码事,尽管叙述
2-1 散文、文化散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