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老年保健品市场乱象丛生(精).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老年保健品市场乱象丛生,建议尽快加强行业监管卓湘茹近年来,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老年人越来越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 各式各样的保健品受到了老年人的青睐, 对保健品的需求也日益旺盛。老年人追求养生和保健是好事,但一些保健品商家“盯上”了“银发商机”, 夸大宣传、虚高价格, 甚至有些不法分子将成本仅几元的假冒伪劣产品加以包装, 以高达几百元甚至几万元的价格出售, 从而谋取高额利润。老年人购买保健品后频频被骗, 以温州为例, 乐清一老人执意要购买一张售价高达 万元的理疗床, 子女拉都拉不住; 鹿城一老人退休后舍不得吃、舍不得穿, 退休金全部拿去买保健品。不止温州, 网络上全国各地老年人深陷保健品迷局的例子比比皆是,如山东淄博一老人花 2 万元购买 20 盒名为“纳豆激酶”保健品后发现被骗、河南鹤壁一老人吃“健康服务站”推荐的保健品后中毒、浙江杭州一老奶奶购买了 20 万元的保健品至少可服用 7 年等等。由此可见, 老年人保健品市场鱼龙混杂、乱象丛生,已成为一个全国性的现象,主要表现为: 一、不法商家采取各种营销手段, 诱骗老年人购买。老年人上了年纪后身体机能逐渐衰退,容易患各种疾病, 出于对死亡恐惧或减轻子女负担的考虑, 他们就会寻求各种方式来保障健康, 一些保健品推销人员正是利用老年人这种渴求健康的心理, 采取各种营销手段, 诱骗老年人购买。一是免费陷阱。主要通过邀请老年人参加“健康讲座”、“联谊会”的形式, 为其检查身体、提供健康指导,并给予免费体检、免费试用、免费发放小礼品,甚至组织免费旅游,在检查过程中, 游说老人购买产品, 致使老年人在小恩小惠中上当受骗。二是温情推销。保健品推销人员摸清老年人家庭住址后隔三差五地打电话或上门拜访、拉家常, 老人们往往放松了警惕, 在情感支配下购买那些功效不明、价格高昂的保健产品。三是雇托迷惑。保健品商家请来所谓的“专家、学者、权威”在公开场合介绍产品疗效, 或指使一些人假冒患者名义写感谢信、送锦旗, 或在销售现场制造抢购产品假象等手段诱骗老年人购买。四是品牌误导。一些保健品商家邀请名人、明星和所谓的“医学专家”做代言, 铺天盖地地在报刊、电视等媒体上打广告,使老年人误认为产品具有良好功效而盲目购买。二、产品质量良莠不齐, 多为假冒产品。保健品能调节人体的机能, 适用于特定人群食用, 但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国家正式批准的保健食品都要有卫生部(或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的批准文号, 所有批准的保健食品都有“保健食品”标志, 一般通过药店、超市及正规的经营户等三种正常的渠道销售。而市面上非正常渠道销售的保健品多为假冒伪劣产品, 尤其是一些通过“义诊活动”、“健康讲座”、“上门推销”等形式销售的保健品, 质量更难以保证。商家为追求利益, 有的虚夸疗效, 片面夸大保健品功能, 甚至故意混淆与药品的界限, 使消费者误以为保健品可以替代药品使用; 有的打着“绿色、健康、高科技、洋产品”的旗号, 不按批准内容印制产品说明书和标签, 把产品吹嘘成“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 误导消费者; 有的以食品批准文号、生产许可证号、消毒杀菌产品批准文号等假冒保健食品文号, 违规进行销售; 甚至还有一些不法商家在保健食品中添加某些具有特定功效的违禁药品成分, 食用后短时间内可以起到缓解病痛作用, 长期使用将严

老年保健品市场乱象丛生(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259812044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