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莺之歌》教案(定)
2
《夜莺之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感受“小夜莺”在与敌人作斗争的机智、勇敢的形象,学习他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明确课文以“夜莺之歌”为题的原因。
教学重点:
感受“小夜莺”机智、勇敢的形象,学习他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感受小夜莺的性格特点,体会他的内心,明确文章以“夜莺之歌”为题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播放音乐,导入:同学们,今天这节课,让我们把视线再次投向广袤的俄罗斯,满怀着对苏联卫国战争时期英雄们的敬意,满怀着对在德军的炮火下仍然奋勇抵抗的孩子们的崇敬,继续来学习——齐读课题 ,课件出示课题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师:那是一场激烈的阻击战刚刚结束,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课件出示。
从这段话你体会到什么?——战争的残酷,从哪里看出来?——黑色的瓦砾、烧焦的树木。
三、学习课文
(一)师:听,不远处,却传来了夜莺的歌声,这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同学们,请快速浏览课文,看看文中几次出现夜莺的歌声,找到后,把它画下来。
(指名答,读出五处来。)
4
师:那我们下面就走进这五次歌声,看看每次歌声结束后,小夜莺的表现是怎么样的?
(二)我们来看第一次歌声的响起
1、文章的哪几个自然段描写了“第一次夜莺的歌声”?(1-19)
默读这部分,问题:为什么这歌声越来越劲?如果没有劲呢?
交流汇报:想吸引敌人的注意,是武器。
指导朗读: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个别读——齐读,读出歌声的有劲。
2、这部分只要写人物的什么?(语言——小夜莺与德国军官的对话),通过小夜莺与德国军官的对话,你体会到了什么?现在我们就来看一看德军中尉与小夜莺的对话。下面你们就以同桌为单位,一个扮演德国军官,一个扮演小夜莺,分角色读一读他们的对话。
师生配合读:师——中尉 生——小夜莺
A、“这玩意儿你做得还不错。”中尉点了点头,他那阴沉的脸上露出一种冷笑,“谁教你这样吹哨子的?”
“我自己学的。我还会学杜鹃叫呢。”
“谁教你这样吹哨子的?”——中尉这样的目的是什么?(想打听本地的情况,也想拉拢小夜莺。)
“我自己学的。我还会学杜鹃叫呢。”——小夜莺这样回答的目的是什么?(装傻,引开敌人的话题。)
B、“村子里就剩下你一个了吗?”
“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呢。夜莺倒是只有我一个!”
“村子里就剩你一个了吗?”——中尉这样问的目的是什么?(想打探情况,想
4
找向导。)
“怎么会就剩我一个?这里有……这里有麻雀、乌鸦、鹧鸪,多着呢,夜莺倒是只有一个!”——小夜莺为什么这样回答?(装傻,故意打岔,体现出孩子的稚气、天真,避免敌人对他的怀疑。)
师:小夜莺知道德国军官在问什么吗?那他为什么还这样回答呢?(让德国军官认为他傻,对他失去戒心。)因此,在德国军官眼中,这是一个怎么样的小夜莺?(天真,有点傻气。)
C、让我们看看描写德军神态的句子,那这又是一群怎么样的德国军官呢?你有什么发现?他们有什么样的嘴脸(谨慎,多疑)
师:是的,敌人的狡猾的,是阴险的,是谨慎多疑的。正因为如此,所以小夜莺才要装得——傻气,天真。
师:
最新版《夜莺之歌》教案(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