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语文教学的韵味.doc创建语文教学的韵味
创建语文教学的韵味
摘要语文的教学要让学生感到一种好的意境,从而使语文课洋 溢着一种语文课独有的迷人的氛围和人性美丽,使学生对语文产生强 烈的兴趣,进而使师生双方都得到共同发展。“他的这一定义显得比 较质朴、率直,通俗而又不俗,但要与学生共享浓浓的“语文味”却 非易事,多年来中学的语文教学大多走在它的边缘。在此,笔者就对 中学语文教学中“语文味”的缺失与回归作些探究。 关键字语
文教学;创建;韵味 【中图分类号】H09文献标识码:E文章编
号:1673-8500(2013)01-0307-02 1中学语文教学中“语文味”
的缺失 由于中国具体的国情和教育体制本身的不完善等原因,
中学的语文教学中的“语文味” 一直徜徉在“向左走,向右走”的缺 失中。 。由于功利主义的大道其行,长期以来处于 附庸地位的语文教育,忽视了语文教育自身的特性和功能,失却了语 文教育的本色。语文课也因此远离了感性和激情,迷失在凝重的理性 和空洞的说教里。 1. 1. 1 “政治”指挥棒下“语文味”的缺失。
在建国初期乃至较长一段时期里,语文的政治功能曾经强化到无以复 加的程度,从教学大纲到教学文本,无不体现出政治功利主义目的。 语文德育被越来越狭隘化,思想政治教育几乎成了全部内容。而真正 体现语文教育特性的文学功能被挤压在狭小的角落,少得可怜的文学 教育又多半围绕政治来进行,语言表达缺少温馨的人情和平和的心态, 过多的是批判和揭露。强权和政治使语文成为空壳,失去原味。失去 语文味的语文教育必然造成学生思想感情的严重贫血,也因此造成人 文价值、人文底蕴的严重流失。 1. 1. 2 “考试”指挥棒下“语文
味”的缺失。随着时代的推进,教育的改革也一直在进行着,从文本 到教学方法等,都有所改进,语文教学一味政治化的导向有所改观, 但是我们又不能不看到语文教育曾一度陷入另一种误区:无论是学生 的教,还是老师的学,都围绕着“考试”的指挥棒团团转。曾经有一 段时期出现过这样的现象:何为“名师”、“优秀教师” ?那就是对
考试大纲吃得最透彻的,对应试技巧把握得最到位的,由此所教的学 生取得了高分的。何为优秀学生?分最高的。可谓“万般皆下品,惟 有考分高”!在这样的情况下,语文课堂的中心自然也不在“语文味” 7,教师的教大多为“灌输式”教,老师课堂上多是满堂灌,学生拼 命的记笔记,然后死记硬背,语文的教学与学习,完全是一种机械化 模式化。从而导致了语文教学的异化。 。语文教学
近几年来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尤其是新课标实施以来,切实加大 了改革的力度,教育思想、观念、教与学的理论等均有所转变,也呈 现了不少新气象,但是正如列宁所说的“只要再多走一步,仿佛只是 向同一方向迈出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谬误”。目前的情况正是如 此,“语文味”依然走在缺失的道路上。笔者认为以下几种情况比较 突出: 1. 2. 1 “综合”指挥棒下“语文味”的缺失。根据对语文
课程性质的新的认识与定位,新课程标准提出了 “综合性学习”的崭 新理念,“大语文”的理念也得到进一步的重视与推崇,于是新课程 标准下的语文教学更加强调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和其他课程 的沟通,这也好似基于语文学科本身的综合性特点和人的全面发展需 要提出的,但实践中,一些老师的
创建语文教学的韵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