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响应方案.docx应急响应预案
1、响应分级
、响应级别
本应急响应分为四级:
1、IV 级――预警,最低应急级别,可以控制的异常事件或容易
被控制的事件。
2、III 级——较大应急事故。
3、II 级――现场应急, 属于中间应急级别, 不会超出项目界限。
外部人员和财产一般不会受事故的影响。 这种级别表明项目内人员已
经不能或不能立即控制事故,需要外部援助(如消防、医疗单位的援
助)。
4、I 级――全体应急,这是最严重的紧急情况,表明事故已扩
散到项目外。根据不同事故类型和外部人群可能受到影响, 可决定进
行安全避难或疏散。同时需要医疗和其他机构的人员支持
各级预案的启动程序: 上一级应急预案启动, 该级以下级别应急预案必须在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内先行; 下一级应急预案启动, 必须根据事故抢险情况及时报告上一级应急救援负责人, 以便上一级应急指挥中心及时决定是否启动对应级别预案。 各责任主体单位获得预警信息后,必须指示相关部门提前做好预防和应急准备工作。应急响应原则
A、员工和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优先;
B、防止事故扩散优先;
C、保护环境优先。
如果事故仍在进一步扩大, 相关人员的生命受到威胁, 但对救援
人员的进入也存在很大的生命威胁,则决不允许盲目采取救援行动,
避免伤亡事故进一步扩大和二次事故的发生。 要采取万无一失的措施
或方案实施救援行动。
事故报告程序
事故报告时间
本标段工地一旦突发安全事故、 管线事故、火灾或其他灾害性事故或事件,现场值班人员应立即向项目经理报告, 我项目部在第一时间内再逐级上报,事故报告时间如下:四级可控事故 1 小时内,三级事故不超过半小时,一、二级事故立即报告。
任何级别事故发生后, 我项目部除电话口头上报外, 再以最快方式(接到事故报告 1 小时内)将事故简要情况向轨道公司、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指挥部书面报告。
事故报告程序
现场管理人员根据出现的险情或有可能出现的险情, 迅速逐级上
报,次序为现场、办公室、抢险领导小组、 上级主管部门及业主代表。
由通讯组收集、记录、整理紧急情况信息并向应急救援小组及时传递,
由应急救援小组组长或副组长主持紧急情况处理会议, 协调、派遣和
统一指挥所有车辆、 设备、人员、物资等实施紧急抢救和向上级汇报。
事故处理根据事故大小情况来确定, 如果事故特别小, 根据上级指示
可由施工单位自行直接进行处理。 如果事故较大或施工单位处理不了
则由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主管部门进行请示, 请求启动建设单位的救
援预案,建设单位的救援预案仍不能进行处理, 则由建设单位向政府
部门请示启动上一级救援预案。
事故报告内容
A、工程项目名称,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建设、设计、施工、
监理等单位名称。
、事故发生的简要经过、造成工程损伤状况、
应急响应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