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 6
点击查看刘丽娟 博客
(原创)《北师版八年级(上)《小石潭记》教学方案
北师版八年级语文(上)《小石潭记》教学方案
导入:对于柳宗元,同学们一定很熟悉,我们曾学过他的文章——《童区寄传》,还学过他的诗《江雪》,大家还会背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祖籍山西河东,所以人称“柳河东”。他参与的政治革新运动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又任柳州剌史,故亦称“柳柳州”。他与韩愈齐名,都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两人并称“韩柳”,同被列为“唐宋八大家”。另外六位是:欧阳修、王安石、“三苏”(苏洵、苏轼、苏辙)、曾巩。
范读、自由读、领读、再读。
掌握生字。
齐读课文。
带领学生疏通字词句义。
疏通文意时简析各段层次,引导学生逐层背诵。
试背、齐背。
师:读一篇好的作品时,从心灵深处就会响起一首曲,隐隐约约,脑海中会闪现相关的画面,朦胧或者清晰。
师:下面请大家静静地、轻轻地吟诵一下这篇《小石潭记》,看看是否会有一首子在你的心中似水般流过,是否会有一副画面在你的脑海似电影般呈现。
生:读课文
师:听到你心灵的的曲子没有?……是怎样的调子?怎样的节奏?又是怎样的器乐弹奏出来的?
生(甲):很缓的,很低的。
生(乙):应该是古筝或琵琶或……总之,比较古典的。
生(丙):好像又有欢乐,但并不欢快。
师:三位同学描述的跟你们内心听到的一样吗?(学生点头)
那么你们是从文中哪些文句读到作者的这种心情?
生:(纷纷)“心乐之”……“似与游者相乐”……“凄神寒骨”。
师:那么,柳宗元来游小石潭,到底是“乐”还是“凄”?
(学生讨论,教师提示联想柳宗元的相关作品,如《始得西山宴游记》、《江雪》、《黔之驴》)
生:他在《江雪》中写道:“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独”就是他失意孤独的写照。
师:柳宗元在他的另一名篇《始得西山宴游记》开头就写到:“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他一直因被贬而失落抑郁,应该是“凄”多。
师:柳宗元与刘禹锡一起参与变革,也一起被贬。还记得刘禹锡写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怎么写的?
生(齐背)“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师;对,刘禹锡被贬到凄凉的巴山楚地,一去就是23年,柳宗元的命运也差不多,被贬来到了永州,正值三十多岁施展才华之时,一呆就是10 年。在永州时,他不被重视,只有游遍永州山山水水,写成《永州八记》。如果说,李白是苦闷时“借酒消愁愁更愁”,那么柳宗元则是——
生:“借景消愁愁更愁”
师:他是想寄情山水,优美的景色,清脆的天音,自在的鱼儿,的确让他忘记了忧愁,但毕竟是短暂的,空寂的环境、冰凉的石头,让他再一次涌起了失意之感。
淡淡的喜,浓浓的愁,缓缓的流淌出的是一首抑郁哀怨的古典曲子。
下面同学们再运用你丰富的想像,调动你善感的心去感受作者的失意与哀伤。
生读全文
老师:《小石潭记》抒写着作者抑郁寡欢的情感。一代文人的失意及其落寞的心态透过文字充分的
小石潭记复习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