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 7
古诗两首《江南春》《春日偶成》
按住ctrl键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四年级资源
【教学目标】
1.了解古诗所描绘的春天的美景。
2.用自己的话说说我们学校春天的美景,(小花园、植物园、苗苗常青园)从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
【教学重、难点】
用自己的话描述校园的美景。
【教学准备】
自由游览、观赏各园的景色。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春”,导诗。
1.春天一直以来都是文人墨客所描绘和歌颂的对象,同学们在你的头脑中有哪些描写“春天”的诗句?
2.学生反馈:如
《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
3.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一首是杜牧写的《江南春》;一首是程灏写的《春日偶成》。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两首诗,看看作者是如何来写春天的。
二、说“春”,学诗。
1.学生自由轻声读这两首诗。(反复读上几遍后)
2.通过课前的预习和刚才的自读,老师已能感受到大家能熟练地朗读这两首诗了,能不能读出来让大家欣赏欣赏。
3.指3名学生读这两首古诗,教师穿插其中适时给予评价。
4.大家都能熟练地朗读这两首古诗了,老师真为大家感到高兴,那么这两首古诗,作者抓住了春天的哪些景物来写的?描绘出了春天怎样的一幅画面?下面分小组合作学习,大家可重点选择一首诗,结合诗的译文进行讨论,然后汇总本小组的建议进行交流。
5.分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走入各小组,倾听学生的讨论。
6.大家学得真投入,而且讨论得也相当激烈,哪一小组先来展示一下本小组合作的成果呢?
7.反馈:
我们小组讨论的是《江南春》这首诗。我们小组成员认为这首诗围绕春天,写了莺、红花、绿树、村子、城廓、洒旗等景物。我们是结合译文和古诗的描述讨论出来的。
我们小组也是讨论的这首诗,我们认为他们所叙述的景物不全面,还应包括寺庙和楼台。
我们通过预习知道,《江南春》这首诗的后两句是诗人想到唐代以前的南朝所建立的寺庙和楼台,不是作者当时所看到的景物。
我们小组讨论的是《春日偶成》这一首诗。我们觉得这首诗主要写到了云、风、花、柳、河。我们是通过译文和诗句的描述所看出来的。
8.同学们合作学习的成果真丰富,讨论的问题很深入。而且结合古诗和译文,描绘出了两首古诗的画面,能不能将自己感受到的画面画下来。
9.纷纷地开始勾画画面。
三、议“春”,悟诗。
1.看着大家描绘的一幅幅画面,老师知道大家已深深地走进了古诗,展现了你们的丰富的想象力,并融进了自己的深切感受。能说说你为什么描绘这样的一幅画吗?并说说画这幅画时的内心感受。
2.反馈:
老师,我们这小组是合作完成的这一幅画,我们画的是《江南春》这首诗的画,翠绿的树叶上莺在鸣叫,绿树映衬着红花,一条小河从村前缓缓地流过,不远处的茅亭过的酒旗在风中飘舞。我们画完了这幅画后心情很高兴。
我画的是《春日偶成》这首诗,你看淡淡的云从天空中飘过,一棵棵垂柳长得很茂盛,柳树下是各色各样的花儿。
老师
古诗两首(江南春、春日偶成)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