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 5
《沂蒙山小调》教案
教学目标:
1、欣赏并演唱《沂蒙山好风光》感受歌曲的风格特征,体会歌曲的特点,了解歌曲中的表现手法。
2、有感情的演唱《沂蒙山好风光》,体会歌曲的美感。
教学重点、难点:
欣赏、学唱歌曲体会歌曲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用箫演奏《沂蒙山好风光》。
师:老师先给大家演奏一首乐曲,大家听一听这首乐曲的曲名是什么?
生:《沂蒙山小调》。
师:《沂蒙山小调》又叫做《沂蒙山好风光》。
2、介绍沂蒙山以及《沂蒙山好风光》的创作背景。
师:你们有谁知道沂蒙山在我国的哪个省?我找一位同学来回答。我给你们几个选项: (你可以求助现场同学,也可以让我去掉一个错误答案)
生:山东省
师:非常好。有没有同学去过沂蒙山?给我们介绍一下沂蒙山。
生:没有。
师:既然没有那么老师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沂蒙山。
沂蒙山是著名的革命胜地,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根据地。沂蒙山上自然风光秀丽,一年四季景色各异,有层层的梯田,一间间石头垒成的小屋子,有一种别具一格的风情。
这首作品作于1940年,这时抗日战争正处于最困难的阶段。位于沂蒙山区费县北部山区的马头崖乡白石屋村虽然贫穷、偏僻,但是群众基础好,而且隐蔽、安全。当年山东抗大一分校在这一带工作、学习,还有文工团也驻在这个村里。《沂蒙山好风光》就是由两位年轻的文工团员创作的。歌曲最初的题目是《反对黄沙会》。
生:什么是“黄沙会”?
师:好,有同学问了“什么是黄沙会?”。这个黄沙会是抗日战争时期受国民党反动派的指使,利用迷信活动猖狂破坏抗日根据地活动的反动组织,为了消灭这股反动势力,抗日根据地全面开展了与黄沙会的斗争,文工团也以文艺宣传为武器,积极参加这场斗争。团员自己写词,利用山东卖唱人的曲调经过加工而成。这首歌曲共分为8段,内容主要是控诉黄沙会的罪行,揭露黄沙会的阴谋。
3、同学朗读原《反对黄沙会》的歌词。
师:我这里有原来这首歌的歌词,请一位同学来给大家朗读一下。
生:朗读歌词:
人人都说沂蒙山好,沂蒙山上好风光。
青山绿水多好看,风吹草低见牛羊。
自从起了黄沙会,大家小户遭了殃。
牛角一吹嘟嘟响,拿起刀枪上山岗。
硬说俺的肉身子能挡枪炮,谁知那个子弹穿过见阎王。
装神弄鬼把人害,烧香磕头骗钱财。
八路神兵从天奖,要把那些害人虫消灭光。
沂蒙山的人民得解放,男女老少喜洋洋。
师:这首歌曲一经传出,很快就传遍了各地根据地,受到了广大军民的喜爱。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喜爱这首歌曲,并随着形势的发展,又不断按照自己的意愿修改它、充实它、完善它,后来渐渐撇开了反对黄沙会的词句,换上了抗日救国、反对投降的内容,给它注入了新的精神。建国后,经过群众的不断加工修改,保留了这首歌的曲调和前两段歌词,又增加了歌唱党的领导,歌唱新生活的内容,便成了今天广为流传的《沂蒙山好风光》。
《沂蒙山小调》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