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源搜集与网络和投稿,如有侵权,牵扯利益关系,请告知上传人联系删除。
读书书香征文范文五篇
【篇一】
正逢庚子春节时,新冠肺炎疫情的突袭,搅乱了本应喜庆祥和的氛围。
我有每年为自家宅院大门自撰自书春联的习惯。庚子春节,我撰写的大门春联,上联是:感恩共产党英明领导,下联是:乐享新时代美好生活。这副春联的用意,在于传递感恩。因为,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美好心灵的复苏;感恩让我们明白什么才是人生的真谛。让我们即使在逆境中依然看到希望。一个懂得感恩的人,才是一个好人。我希冀祖祖辈辈都懂得感恩,都做好人。我原本为这副春联配的横批是:过年乐哈哈。疫情发生后,我把春联的横批改为:过年宅在家。
风浪来临之时,人们应该如何自处。宅在家里如何打发日子。依我之见,除了活动活动筋骨,打发如此充裕的时光,最好的办法就是读书了。抗疫以来,因为有书香相伴,让我过了一个80年来读书最多的春天。感受文学作品的疗愈功能,不在救急,也不在知识,关键是培养体贴与同情——对于他人的痛苦感同身受,对于他人的高尚充满敬意。所谓人性善,是需要呵护和养育的;具体到每个人,体验苦难、炼狱之后,是精神上的成长,会思考定会从理智、道德、情感等方面得到升华。
我读,我用笔写我心,我把每天的疫情变化,把我所亲力亲为亲想的都写进日记里,句句实话实写。所谓
本资料来源搜集与网络和投稿,如有侵权,牵扯利益关系,请告知上传人联系删除。
“礼失求诸野”,我想,日后阅读这段历史,除了国史、地方志、新闻报道和文学作品,还会有许多人的日记和追忆,得以保留这段历史的实感呢。读书,于是我从书橱里取出《中国人应知的国学常识》(大全集)。通过阅读这本国学大全,我可以和几千年前的老子、庄子、孔子、孟子等古代圣贤的思想世界联系起来,让我的精神世界得以丰富,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这个特殊的春节里,我一边读书一边思考。我深深感到,读书,尤其是读文学作品,是有疗愈功能的。
这次战“疫”,有读书声相伴,还有歌声相伴。说到歌声,我倏忽想起,抗日战争时期的《大刀进行曲》,“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又想起抗美援朝时唱的:“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歌声既能激励斗志,又能团结发动亿万人民。在新闻里看到全国各地都在捐款,我也积极行动,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我用沙哑的嗓音,唱起了《爱的奉献》,“这是心灵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我还把这首歌歌词整理出来,发至微信朋友圈,让朋友们都来传唱,都来献爱心。唱着这首歌,心血澎湃,爱心涌动。一首好歌犹如一场精彩的演讲。点燃激情,描绘另一重开阔弘丽的壮景。
【篇二】
如果现在问我,最近读过什么书,我得使劲想一阵子,即便是想起来了,内容也都忘得差不多了。
能完整读一本书,近乎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不由得怀念起原来读书的日子。
本资料来源搜集与网络和投稿,如有侵权,牵扯利益关系,请告知上传人联系删除。
小时候,书少。除了学校里发的课本,便是村里左邻右舍流通的那么几本小说,书的主人还得悄悄藏着,就怕被别人借走。一旦借走,书就不知道啥时能回来,就算幸运的回来了,也不知经过多少周转,书破的不成样子。所以,那时候的书大都是缺封皮少扉页的。
不过,也正是因为书少,所以读的珍惜,一本破书来回反复地读,就连寒暑假作业扉页上的插画小故事,有些情节现在还历历在目。
现在回想,那时的自己就像是一块缺水的海绵。
没有小说,就读语文课本。刚上二年级,就把五年级的语文课本都看完了,毕竟课本还是很好借的。一直到了初中,镇上连个租书的小店都没有,学校又管的严。课本还是一如既往地成为主要读物,不过历史课本成了主角。历史书上正文中间的小字部分,不是考试内容,却都是有趣的故事,百读不厌。那时历史能考满分的很少,我就是其中之一,同桌拿着书随便翻一页,我就能把书上的内容哗啦哗啦就背了下来,一本书都印在脑子里了。到现在,除了那些历史年号,书上的故事也都还记得。
高中时,到了县城,学校旁边便是一排排租书的小店,学业上又没人看管,就像是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下子跌进了看小说的巨大漩涡里。那时看的小说都算是大部头了,成系列的,天龙八部之类的。中间没有书看了,也饥不择食,到路边小摊上买杂志。高一高二的寒暑假,是同学们勉强有理由可以看小说的时间,美其名曰练习阅读速度。我便炙手可热了起来,班里同学都来借小说。但大多数时间,看小说这件事都是秘密进行的,总是用尽各种智慧去逃避老师的法眼,到最后,那些小说还是被老师没收去的多一些。
第 4 页 共
读书书香征文范文五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