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铅笔有多长》课例研究.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灵活使用教材、打造有效课堂——《铅笔有多长》(测量)课例研究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最近,我县科教局为了更全面、更深入地推行新课程、新理念,一场“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努力构建有效课堂”的教研活动轰轰烈烈地在仁化教育领域铺开了。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活”了,“动”了,传统的课堂秩序和管理也因此注入了新的内涵和形态。这一活动让更多的教师更清楚、更实际地认识和感受新课标教学课堂的魅力,让更多教师直接参与到新课程改革中来。但在活动的过程中还存在了一些不足的地方。部分教师还是走不出教材的束缚,一味地因“材”施教。严重影响了我们数学课堂的有效性。《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与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教材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可见,教材只是学习活动的基本线索,只是教学活动的参考。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发现,有些内容的编排并不那么符合学生实际,如果我们能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灵活地使用教材,那我们的数学课堂不是会更有效吗? 因此,我在选择的科组数学公开课例《铅笔有多长》一课中,重点研究“灵活使用教材、打造有效课堂”,探索如何灵活使用教材,打造有效课堂。二、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北师大版教材二年级数学下册第 54-56 页的《铅笔有多长》。教学目标: :通过估测与测量活动,建立 1分米、 1毫米的认知模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以及动手操作能力。 :通过一系列的估测、测量,缩小估测误差,建立准确的认知框架,认识并了解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 :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理解、掌握基本的度量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乐学好学的积极的学习态度。教学重点: ; 、毫米去估测和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教学难点: 感知并认识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教学方法: 观察法、演示法、操作法、小组合作法。教具学具准备: 学生:尺子、 1分米长的、硬币或银行卡等。教师:几根长短不一的吸管和小棒、一根长十厘米的铅笔、硬币、米尺等。三、教学研究的措施和预期目标: 教学措施: 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一些量物体长度的经验,在前面的学习中也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因此,我首先通过复习旧知引新,唤醒学生已有的对长度单位的体验,激活学生的知识储备“厘米和米”的概念。然后在直尺上数一数、徒手比画和估计各种物品的长度,从借助测量工具到直接估测长度,逐渐加大难度,一步步加深对分米和毫米的认识,培养初步的估计能力和意识,建立1分米、1毫米的认知模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以及动手操作能力。接着让学生自主探究毫米、厘米、分米、米之间的关系。最后再通过一系列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把形象思维转换成抽象思维。预期目标: 《铅笔有多长》一课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测量的第一课时,是在学生一年级学习了米和厘米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学习。本节课的教学以学生的学习需要为动机,安排了一系列的估测、测量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感悟新知,建立模型,实际应用,真正体现了新课标的教法及理念;以学生为主体, 重视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理

《铅笔有多长》课例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