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幼儿园家长工作的几点思考
马金凤
南京市江宁示范幼儿园
江宁区东山镇鼓山路99号
211100
关于幼儿园家长工作的几点思考
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家庭作为儿童教育过程中的特殊力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新《纲要》也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因此,在当今新的历史条件下,保教质量的提高单靠幼儿园教育本身难以奏效,必须深入学习领会《纲要》精神,既要了解家长的需求,又要在实践中加强研究,充分整合利用家庭、社区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家长的教育作用,将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效的联系在一起,实现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同步协调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的能动作用。
一、家长情况分析
1、入园前择园、择师。我园有大、中、小十二个班,每年小班招生指标只有120名,可是每到招生季节均有近200名家长来登记,报名的那天只能按先后顺序办理报名手续,因此,家长们为了孩子能进入较好的幼儿园深夜就来排队,其中,一位年轻的下岗父亲还说:“拆房子卖瓦”也要给孩子上好的幼儿园。
幼儿一旦被录取,家长们又纷纷打听班上的教师情况,要求把孩子分到“好老师”班上。这里的好老师通常是家长们认为态度好、有爱心、教学能力强的教师。
由此可见,家长们为了孩子从小能接受良好的幼儿教育的急切心情以及对幼儿园教师要求之高。
2、入园后的要求
从幼儿教育心理学和多年的经验中我们得知,无论是小班的新生还是中、大班的插班生入园后,由于原有生活环境的变化,一段时间里出现生理和心理上的不适应,表现哭闹不愿来园的现象,如:有的孩子早晨来园抱着家长的脖子哭着、喊着不松手,有的不吃、不喝也不睡,还有得只许老师抱他一人,另外孩子来到老师身边时,就用小手推开。这时有的家长不放心,躲在一旁窥视,还有的家长见孩子哭,自己在外悄悄地流泪……
这时的家长最想知道孩子在幼儿园生活的情况。
当孩子逐渐适应幼儿园时,家长们开始关注孩子在幼园学了些什么?幼儿园伙食好不好?为什么不学习识字?为什么不开兴趣班?有没有人欺负你?幼儿园要带孩子多到社区、野外去活动。也有少数家长一心顾着做生意,极少来园和教师沟通交流……
可以看出,家长对幼园的保育教育均有不同的要求,不过有的是合理的我们要采纳,有的不合理我们要给于说明和解释。
家长工作现状
1、有些教师对家长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够,认为可有可无。在开展家长工作时,有流于形式的现象,很少落实在具体行动上。如:不能抓住家长接送孩子时机,主动与家长交流,尤其是对新生观察不细,家长问起孩子的情况时,不能具体说出孩子在园的表现,只是说“还可以”“蛮好的”之类的不具体的评价;家长也不知孩子究竟在哪些活动中怎么好。孩子几天不来,不能及时联系了解情况等。
2、开展家长工作时,多数教师以幼儿园为中心,家长处于被动服从的地位,教师只是要求家长配合幼儿园工作,而家长并不十分了解教育目标、内容及孩子在园的情况,因此,不能积极主动地与老师主动配合。如:开展活动时要求
关于幼儿园家长工作的几点思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