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记叙类文章阅读.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记叙类文章阅读一、文章标题: [1 、标题含义; 2 、标题作用; 3 、标题的拟写] 标题是文章内容、思想情感的高度概括,是文章的眼睛。 1 、标题的含义: (1 )理解标题与主题(作者情感的)的关系①有的标题直接揭示主题。②有的标题形象地暗示主题。③有的文章标题引导读者对主题深思。《水磨镇的微笑》( 2011. 四川资阳) 选文以“水磨镇的微笑”为题的深刻含义是什么? 反应了水磨镇人民灾后的幸福生活, 展示了灾区人民自强不息, 艰苦奋斗, 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2 )双关义: ①《被风吹走的夏天》( 2011. 广东肇庆) 表层:随着时间流逝, “我”生命中最难熬的一个季节结束。深层:在亲情的呵护下“我”的一段煎熬、痛苦的心路历程的终结。②《赌》( 2006. 湛江) 表层:上帝让暴君与哲人打赌,谁能穿越沙漠谁就为主。深层:狂妄自大者必然输掉人生,输掉性命。(3 )比喻义: ①《掌心化雪》( 2011. 湖南娄底) 本义:掌心化雪是指雪在掌心,会慢慢化成水。比喻义: 这里比喻老师对学生那种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关爱, 能让学生觉得温暖, 感受鼓舞。②《每一棵草都会开花》( 2011. 湖南邵阳) 本义:是指大自然中每一棵草都会开花。比喻义:这里含有比喻意义,生动地说明了只要努力,每个人都可以成功的道理。(4 )象征义: ①《迷雾灯塔之光》( 2009. 沈阳) 本义:灯塔再次亮起的火光。象征义:象征人的爱心、真情所闪烁的人性之光。②《风雨中的菊花》本义:小乞丐在风雨中献上的那束菊花; 象征义:象征小乞丐坚韧执着的品格及纯洁美好的情感。 2 、标题的作用: (1 )文章的线索。(2 )揭示文章的中心。(3 )概括文章所叙之事(主要内容)。(4 )指出文章的主要人物。(5 )吸引读者关注(悬念)。(6 )运用修辞,形象表达某种意思。例1: 《天窗》( 2010. 江苏南京) 说说文章以“天窗”为题的作用。(1 )以天窗为题,交待写作对象,作为线索贯穿全文; (2 )天窗既指老屋的天窗,也指心灵的天窗,一语双关,内涵丰富、耐人寻味。例2: 《为爱挺直》( 2009. 黔东南州) 阅读选文后,你会为其精美的文题所折服,联系全文,说说选文标题好在哪里? (1 )高度凝练地概括了选文“母亲的背是驼的,爱却很直”这一主旨,展示了母爱的无私和伟大,给人以心灵的震撼。(2 )造成悬念,引领着读者急切地例 3: 《半碗馄饨满满爱》有人建议将本文的标题改为: “半碗馄饨”,你会选择哪个?说说理由。我会选择:半碗馄饨满满爱。因为:(1)“半碗馄饨满满爱”既点出了文章的线索——“半碗馄饨”,又点出了文章的主旨——“满满爱”。(2 )用“半3 、给文章拟标题: (1 )找核心人物、核心事物、核心事件、作者情感。(2 )看开头、看结尾、看中心句、看过渡句、看反复出现的句子。(3 )语言要求简练,多为 8 字之内。例 1_____________ ( 2010. 浙江东阳) 此文选自孙道荣的博客,读完全文,请你给文章拟个恰当的标题。①冬天的橡树②穿破毡鞋的小男孩③震撼心灵的“家访”碗馄饨”与“满满爱”作对比,突出了母爱的圆满与伟大。阅读全文例2 《舐犊》如果让你给文章换一个标题,你会拟一个怎样的标题? 文章结尾: 舌头是用来说话的, 是用来品尝食物味道的, 李国栋却硬是用自己的舌头书写出了一部震撼人心的父爱神话。根据文章结尾拟题: 《用舌头书写的父亲爱神话》。二、词语的理解: 1 、加点词语的理解; 2 、加点词的作用、表达效果; 3 、加点词指代什么内容; 4 、把句中“ xx”语改成“ xx”词好不好?为什么? 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和作用是中考现代文阅读最常见的题型,一是要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二是要结合题的要求,灵活恰当地运用恰当的方法和技巧。 1 、瞻前顾后法(1 )结合语境解释词语。对于该词语既要瞻前, 又要顾后, 对词义进行辨析, 词语在文中使用的含义, 可能是它的本义,也可能是引申义、比喻义或者其他修辞义,甚至可能是临时产生的某个具体义。《银行里的男孩》( 2011. 兰州卷) 问题: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他手上拿着一本打开的存折,脸上写满了沮丧的表情。瞻前顾后:职员对他说“没有父母的信函,一个 14 岁的小孩不能自己取钱”,以及小男孩说的“但这似乎不公平”却又无能为力的表现, 词语的含义为: 男孩害怕挨打而取钱, 取不到钱而灰心失望。(2 )理解词语的指代义。(理解代词和非代词的指代内容) 可紧扣上下文, 寻找它指代的对象和范围, 一般在代词前句或前段, 有时, 指代内容比较隐蔽或比较零碎,则需我们综合概括。《方寸田园》( 2011. 江西南昌) 问题: 文中多次提及的“俗愿”, 实为作者追求的平凡而淡泊的生

记叙类文章阅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