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洞处理方案.docx全 填 充 式 溶 洞 处 理 方 案
一、工程概况:
桥址区地层从上到下依次为:填筑土、种植土、淤泥质土、粉质黏土、细砂、中砂、粗砂、角砾土、圆砾土、碎石土、卵石土、风化煤层、风化页岩、风化砂岩、风化灰岩、风化泥灰岩、风化粉砂岩。本次勘察揭露岩溶等不良地质。特殊岩土层为谷地中软土和煤层,影响拟建桥台、墩的稳定性,须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岩溶影响拟建桥台、墩的稳定性,桥梁基础应嵌入完整连续的灰岩内,且应保证桩端持力层及其应力扩散范围内不能存在有溶洞、溶槽或其它临空面。桥址区地表水为河沟水,受季节影响明显。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砂岩、灰岩中,水量较贫。岩溶水主要赋存于灰岩岩溶发育部位,基岩在钻探过程中,存在溶洞的钻孔及部分基岩裂隙较发育的孔,钻至溶洞及裂隙处出现微弱~严重漏水现象,说明溶洞或裂隙及溶隙间有一定的连通性,且存在较大的储水空间,其水量丰富。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于大气降水及砂层和溶洞、溶隙的侧向迳流补给,向下游排泄。溶洞情况:通过对桩基地质勘察资料统
计,绝大部分桩均存在溶洞,且溶洞数量都在 2 个以上,溶洞高
度~ 不等,其中 8m以上溶洞共有 76 个,有全充填、半充填、无充填三种。溶洞充填物有粉质粘土、灰岩碎块、卵石土。马渡互通桥、乳源河及江湾河桥溶洞数量统计表见表 2-2 。
表 2-2 桥梁溶洞数量统计表
工程名 已勘 溶洞 溶洞桩 0~3m 3~8m 8m以上 备注
称
察
桩数
所占比
高
高
高
总桩
例
溶洞
溶洞
溶洞
数
马渡互
497 个
280
56%
470 个
153 个
51 个
含匝道
通桥
桥
乳源河
102 个
82
80%
332 个
88 个
13 个
大桥
江湾河
85 个
49
58%
50 个
37 个
12 个
大桥
三、施工方案
方案概述
根据地质勘察资料,本工程溶洞有全填充式、半填充式和无填充式三种形式,本文重点阐述全填充式溶洞桩基处理方案,根据溶洞情况,拟采用预处理 (压浆、灌注砂浆、灌注低标号小粒径碎石砼压注、旋喷帷幕) 和施工过程处理 (钢护筒跟进、抛填片石、粘土和水泥)两种方法施工溶洞桩基,以达到安全、质量可控、实际操作可行和成本最佳的预期目的。对于大型溶洞,在桩基开工前必须进行预处理,钢护筒跟进、抛填片石、粘土、水泥等过程处理是对预处理缺陷的一个应急处理方法。
施工前的准备
人员组织
开工前专门组织有关技术人员研究学习有关溶洞处理的措施,
并且成立了溶洞处理应急小组。施工现场派 4 名技术人员分两班在
工地 24 小时轮流值班,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处理。同时组织桩基队钻
机机长学习溶洞处理的知识,使他们对溶洞处理心中有数。总之,
在人员组织方面,明确分工,各负其责。
材料准备
根据分析掌握的数据,准备足够的粘土、回填的片石及钢护
筒,以便能在出现溶洞时及时处理。
机械配备
根据现场施工情况要提前准备好充足设备,以免施工中因设备
发生故障或损坏时无替换的设备而导致停工待机状态。
全填充式溶洞处理方案
对于全充填的大型溶洞一般采用压浆或旋喷帷幕法处理溶洞桩
基,。
概述 ( 压浆法 )
在溶洞周围钻孔( D=108mm),钻穿顶板后用Φ 89mm钢管(与隧
道大管棚施工类似)打入溶洞底部。在钢管底部起至上 50cm 范围内
进行梅花形钻孔,钻孔间距 10cm。注注浆压力 2~3Mpa 左右。注浆
过程中,当注浆量明显变小时,将钢管提升 50cm 后再进行注浆,直
至将溶洞内填充物在桩基施工范围内全部固结。
施工工艺 ( 压浆法 )
、布孔
根据桥墩桩基布置和溶洞分布,浆液扩散半径取经验值 ,
在溶洞桩基钢护筒周围向外 50cm 布置注浆孔,注浆孔直线间距按
1m左右布置,注浆孔布置图如图 3-1 所示。
图 3-1 注浆孔布置图
、钻孔
用地质钻机钻注浆孔,钻穿溶洞顶板后取出套管及钻具跟进Φ
89mm钢管。采用小型机具将钢管打入溶洞填
溶洞处理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