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突发事件应急方案.docx环境保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环境保护应急预案
第一章 总则
编制目的及依据
编制目的
为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有效防范和及时处置各类
环境保护突发事件,增强项目应对环境保护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最
大限度降低环境保护突发事件的危害程度,维护职工和群众生命健康和财
产安全,确保项目环境安全,保障项目施工顺利开展,特制定本预案。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等有关法律、法规及规定,结合项目实际,制定本预案。
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指导思想
按照“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统一指挥、大力协同、保护公众、保护
环境”的总体方针,建立项目环境保护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充分做到指
挥有序、分级响应、职责明确、反应灵敏、保障及时、防范有力、协调一
致、运转高效的环境保护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全面提升项目应对环境保护
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水平。
工作原则
⑴坚持以人为本、事前预防为主。加强对环境保护突发事件危险源的
日常监督管理,强化、落实项目环境保护安全主体责任,提高环境保护突
发事件的防范和处理能力,彻底消除环境保护安全隐患。力争做到“早预
防、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尽可能地避免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
- 1 -
环境保护应急预案
消除或减轻突发事件造成的影响,最大程度的保证职工及群众健康。
⑵坚持统一领导,专业处置为主。项目应急工作在领导的统一领导下,分级分部门负责。针对不同污染源所造成的环境、水和生态污染,实行分类管理。实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的原则。
⑶积极做好应对环境保护突发事件的思想准备、物资准备、技术准备和工作准备,加强培训和演练。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 MHTJ-4 标段范围内环境保护突发性事件的预防和应急
处置。突发性事件包括违反环保法律法规造成的环境、 水污染事件(废水、
废气和固体废弃物)和安全生产事故(危险原材料等污染源储存、使用和废弃处理过程中发生的突发事件) ,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而制定的防御方案。
事件分级
特别重大事件(Ⅰ级)
因环境、水污染造成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事件:
⑴死亡 30 人以上,或危及 50 人以上生命安全,或中毒(重伤) 100
人以上;
⑵因环境保护突发事件需疏散、转移群众 5 万人以上;
⑶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1000 万元以上;
⑷区域生态功能严重丧失或频临物种生境遭到严重污染,或使当地正
常的经济、社会活动受到严重影响;
⑸造成重要饮用水源地取水中断的;
- 2 -
环境保护应急预案
⑹因危险原材料储运、使用和废弃处理过程中发生污染,严重影响人
民群众生产、生活的。
重大事件(Ⅱ级)
因环境、水污染造成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事件:
⑴发生 10 人以上、 30 人以下死亡,或中毒(重伤) 50 人以上、 100 人以下;
⑵使当地经济、 社会活动受到较大影响, 疏散、转移群众 1 万人以上、
万人以下;⑶区域生态功能部分丧失或频临物种生境受到污染;
⑷造成重要河流、湖泊、水库污染,或区县饮用水源地取水中断。
较大事件(Ⅲ级)
因环境、水污染造成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事件:
⑴发生 3 人以上、 10 人以下死亡,或中毒(重伤) 50 人以下;
⑵使当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影响。
一般事件(Ⅳ级)
因环境、水污染造成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一般事件:
⑴发生 3 以下死亡;
⑵引起一般群体性影响的。
第二章 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应急组织机构
项目部成立环境保护突发事件应急组织机构,负责指挥本管段内的环
境保护突发事件应对及组织事件发生后的处置等有关协调管理工作。办公
- 3 -
环境保护应急预案
室设在项目部安全环保部,日常管理工作由安全总监和安全环保部负责。
环境
环境保护突发事件应急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