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隔离措施一、医务人员上班时间要衣帽整齐,下班就餐,开会时应脱去工作服。二、诊疗换药处置工作后均应洗手,必要时用消毒液泡洗。无菌操作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三、无菌器械容器、器械敷料缸、持物钳等,要定期消毒、灭菌,消毒液定期更换, 体温计用后要用消毒液浸泡。四、病房应定时通风换气,每日空气消毒,拖洗地面,床头桌及椅子每日湿擦,抹布要专用,定期消毒。五、换下污衣被服,放于指定处,不随地乱丢,不在病房清点,便器每次用后清洗消毒。六、各种医疗用具,使用后均须消毒备用,药杯、餐具必须消毒后再用,病人被褥要定期更换消毒。七、有严重感染手术病人,放单独病房,病室在事先进行消毒。八、出院病人的单元,必须做好终末处理,床、椅、及墙壁,应用消毒液擦洗,床垫被褥洗晒消毒,。九、传染病人按常规隔离,儿科门诊应设预检,疑似传染病,应在观察室隔离,病人的排泄物和用过的物品, 要进行消毒处理。未经消毒的物品, 不得带出病房, 也不得给他人使用,病人用过的被服应消毒后再交洗衣房清洗。十、传染病人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不准互串病房和外出,应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出院、转院、死亡后应进行终末消毒。门诊病人应在指定地点候诊、检查和治疗, 不要在门诊各处走动,以防交叉感染。十一、传染病人,按病种分区隔离,工作人员进入污染区要穿隔离衣,接触不同病种时,应更换隔离衣、洗手,离开污染区时,脱去隔离衣。十二、凡厌氧菌、绿脓杆菌等特殊感染的病人,应严格隔离。病人用过后的器械、被服、房间都要严格消毒处理,用过的敷料要烧毁。十三、进入治疗室、换药室应衣帽整洁、戴口罩、私人物品不准带入室内,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隔离伤口用物立即消毒处理。十四、治疗换药室,每天通风换气,清洁、用消毒液拖地,紫外线照射,,每月做细菌培养一次。十五、每天检查无菌物品是否过期,注射器盒及盐水棉球和纱布缸每天更换。用过的物品与未用过的物品严格分开,并有明显标志。十六、治疗室的抹布、拖把等用具应专用。十七、换药车上用物定期更换和灭菌,每周总灭菌一次。换药用具应先消毒处理,再进行清洗、灭菌。 1. 传染病的隔离(1 )隔离的定义。(2 )隔离的种类及要求;一般传染病的隔离措施原则上要求: ①接触病人时戴口罩、穿隔离衣、戴手套;②接触病人污染物后以及护理下一位病人等均要洗手;③污染物品应彻底消毒后弃去,实施无害化处理。我国大多数医院实行的是以传染病类别为特点的系统隔离法:1) 呼吸道隔离( 蓝色标志):除上述一般隔离措施外,相同病种可同住一室,床间距至少 2m ;痰具每日消毒;病室每日通风至少 3 次;紫外线空气消毒,每日 2 次;保持适宜的室温、湿度。 2 )消化道隔离(棕色标志):同病种病人同住一室,也可与不同病种病人同住一室, 但病人之间必须实施床边隔离;病人生活用具专用,用后消毒;室内保持无蝇、无蟑螂。 3 )严密隔离(黄色标志):病人住单间房;禁止随意开放门窗;病人不得离开病室, 禁止探视、陪住;污染敷料与物品装袋,贴标签,严格消毒处理;病室每日消毒。 4 )接触隔离(橙色标志):与一般隔离要求基本相同。消毒的目的的意义传染病消毒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消灭停留在不同的传播媒介物上的病原体, 藉以切断传播途径,阻止和控制传染的发生。其目的:(1 )防止病原体播
传染病隔离措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