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护理人员职业防护制度与保健措施
一、护理人员职业防护制度
(一)护理人员在进展护理操作或进展清洁、消毒工作时,应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程和护理工作制度,防止发生职业暴露。
(二)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采取最根本的防护措施,穿工作服和工作鞋,戴口罩、帽子,洗手。
(三)以下情况应戴手套,脱去手套后应认真洗手
1、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品时。
2、接触患者粘膜和非完整皮肤时。
3、清理传染性患者用过的物品及进展清洁消毒时。
(四)当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可能发生喷溅或为隔离患者治疗护理时,应当穿隔离衣,戴眼罩、面罩穿鞋套等以防感染。
(五)及时清理被污染的被服及各种污染物,防止造成二次污染及微生物传播。
(六)及时处理被污染的医疗用品及设备,重复使用的医疗仪器设备应进展清洁消毒。
(七)正确处理医用垃圾,防止造成穿插感染。
(八)假设发生职业暴露,应立即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并及时上报,按照医院规定进展相应的身体检查和预防治疗。
二、医疗锐器伤的防护措施
- .
- ..
〔一〕加强对临床护理人员教育,对医疗锐器伤的认识及重视,掌握预防医疗锐器伤的措施。
〔二〕正确处理医疗锐器,防止发生锐器伤
1、锐器及用后的针头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中;
2、制止手持锐器随意走动;
3、制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帽:如果必须套回一定要单手操作;
4、制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5、制止将针等锐器随手传递;
6、进展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7、丢弃的损伤性废物无论是否使用均按损伤性废物处理。
(三)发生锐器伤后,上报院感办、填写锐器伤登记表。
三、发生医疗锐器伤的应急处理
〔一〕护理人员如不慎被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等传染病污染的锋利物体划伤或刺破皮
护理人员防护制度及防护措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