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松树和大松树》教学设计
五楼明德小学 陈祉
教学目标:
、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不能骄傲自大。
教学准备:
教学展示课件、松树贴纸
教学重点及难点:
1.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不能骄傲自大。
课时:第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什么?(教师用简单的线条在黑板上勾画出一座大山。)
生:是一座大山。
师:在这座大山里呀,一棵小松树和一棵大松树之间发生了一件有意思的事。这个故事的名字就叫做《小松树和大松树》(教师板书课题)。同学们想不想一起学习这个有意思的这个寓言故事呢?
生:想!
师:要想学习这个故事咋们得先闯闯关。看黑板,老师带来了一些词语宝宝,同学们用开火车的方式来读一读,看大家能不能把词语读准,大家都能读准,咋们就算闯关成功了。(出示词语,让学生用开火车的方式来读,去掉音节在读一次)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师:同学们刚才读得真棒!咦,黑板上的词语宝宝都不见了,它们都去哪了呢?哦,它们现在都跑进同学们的课本里啦,现在,请同学们翻开课本124页,读一读课文,看看,你还认识它们吗?注意,在读得时候如果遇到不会读的字,请你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师:刚才同学们读得很认真。那么现在有没有同学想向大家展示一下自己读书的本领呢?其他同学要用小手指好课本、仔细听哟!(指名读)
师:这几个同学读得真好。有一个阿姨,她也读了这篇课文,同学们想不想听一听,她是怎么读的?(播放课文录音。)
师:读得多美啊!同学们自己再试着读读课文,争取读准每一个字。
(学生读课文。)
三、指导朗读,感悟体验。
师:听完阿姨读的,谁想试试再来读一遍课文。(指名读)同学们边听边看书上的插图,自己试着读懂课文,不懂的地方一会儿提出来。(学生自读课文。给每个自然段标出序号。)
师:同学们自己读读第一自然段,弄清小松树和大松树长在什么地方。(学生读第一自然段。)
师:(出示小松树和大松树图片)它们长在山的什么地方,谁来帮它们找找家?
(师指一生到讲台上。该生把小松树图片贴在山顶上,把大松树图片贴在山脚下。)
师:看来同学们读懂了这一段。咱们再齐声朗读一遍。(齐读)
师:看来,小松树和大松树是邻居,那它们一定经常在一起聊天。这一天,小松树对大松树说了些什么呢?同学们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学生读课文)
师:你们觉得小松树怎么样?是从哪儿看出来的?(生回答)
师:嗯,我也有这样的体会。那我们读课文时就要把小松树的这种傲气、不礼貌读出来。自己试着读读。(学生读课文。指生读。)
师:嗯,真是一棵不讲礼貌、非常傲气的小松树。大家都像他这样读读。(生读)
师:大松树听后生气了吗?看看课文中的插图。
生:大松树没有生气,它还在笑呢。
生:大松树不跟它一般见识。
师:嗯,大松树心眼儿真大,不和小松树计较。可小松树的话被风伯伯听见了,它是怎么说的?
(学生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指生读风伯伯的话。)
(1)指名读读这一自然段,——出示风伯伯的话:孩子,山下的松树比你高多了。你能看得远,那是大山爷爷把你托起来的呀!
你从风伯伯的话中读懂了什么呢?
(
23 小松树和大松树7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