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肾性贫血的中医药分型治疗
摘要:慢性肾功能衰竭发展到终末期可以并发血液系统的多种异常,如贫
血、血小板功能障碍等, 其中慢性肾功能衰竭时贫血最为常见, 本文就肾性贫血在中医方面采用脾肾两补、 温补脾肾、利湿化浊等方法治疗肾性贫血方面进行探讨,疗效满意。
关键词:肾性贫血;中医分型治疗
肾性贫血是指由于各种因素造成肾脏红细胞生成素( EPO)产
生不足或尿毒症血浆中一些毒性物质干扰红细胞生成和代谢而导致的贫血。 其不
但影响身体而且影响着患者的美容, 常常使患者面色黧黑或萎黄。 其发病机理主
要是由于红细胞生成素 (EPO)缺乏或产生相对不足,或尿毒症血浆中存在着某种
抑制红细胞生成的抑制因子, 此外还有其他原因如铁的摄入减少, 血透过程失血,
红细胞寿命缩短等。 中医学认为此病多是由于慢性肾脏疾病日久不愈, 邪留正虚
致气血亏损而成, 多属于中医“虚损”、 “虚劳”范畴, 其因主要有正虚和邪实
两方面。就其正虚而言,主要是脾虚失运气血失于化源,肾藏精,精血互化,肾
虚失固,精微不断下注,可逐渐发生贫血,在邪实方面主要是浊毒内蕴而致。
过去对肾性贫血治疗缺乏特异性有效的手段, 近年来由于人类
重组红细胞生成素的应用, 使肾性贫血的治疗有了很大的进步, 但是其副作用如
高血压、癫痫、头痛、透析器清除降低等亦应该引起重视,人类重组红细胞生成
素应持续应用, 一经停用贫血又会发生。 在采用西医治疗的同时, 中医治疗有一
定的优势,既可改善贫血的症状又可减轻肾脏病的症状, 且毒副作用小, 十余年
的肾病科工作使我在此病的辨治上总结了一些经验,现就其中医治疗介绍如
下 :
辩证治疗
脾肾气虚型:症见面色苍白,气短乏力,腰酸腿软,舌质淡红,
脉沉细无力。治宜脾肾两补。方用大补元煎加减。药用人参 10 克,山药 10 克,
熟地 15 克,杜仲 10 克,当归 15 克,黄芪 30 克,白术 15 克 。水煎服,每日一剂。
脾肾阳虚型:形寒肢冷,面色晄白,神疲乏力,少腹冷痛,腰
酸膝冷,小便频数,舌质淡红边有齿痕,脉沉迟。治宜温补脾肾。方用右归丸加
减治疗。药用:山萸肉 10 克,熟地 10 克,山药 10 克,枸杞 10 克,菟丝子 10
克,牛膝 6 克,附子 12 克,杜仲 15 克,当归 12 克,人参 6 克,水煎服,每日
一剂。
浊毒内蕴型:面色灰暗无神,犯恶欲呕,口中尿臭,皮肤瘙痒,
舌质红,苔腻,脉细。治宜利湿化浊。自拟祛湿生血方。药用:苏叶
10 克,白
芷 10 克,防风 10 克,荆芥 6 克,槐花 6 克,大黄 3 克,法半夏 10 克,独活 10
克,藿香 6 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气阴两虚型 : 全身乏力,恶心呕吐,口粘口干,饮水不多,腰膝酸软,
手足心热,舌淡红,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脉沉细。治宜:益气养阴生血。方用
参芪地黄汤加减。药用:人参 5g,黄芪 30g ,当归 10g,熟地黄 10g,山萸肉 10g,山药 10g,丹皮 12g,茯苓 15g,泽泻 6g
探讨肾性贫血的中医药分型治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