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我中华教学设计.doc《爱我中华》教学设计
(歌曲形式的处理)
执教教师:陈琼玉
教学设计:
音乐新课程标准提出,音乐课是通过聆听、感受、表现和创造 音乐为主的审美活动。本节课我就是以此理念为指导,设计教学过 程的各个环节的。在教学过程中,我用学生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我用歌曲本身的情绪感染学生,让学生通过自身实践与创作过程感 染自己,从而完成学生对音乐的审美体验。
教学目标:
认知与技能目标:了解声乐的演唱形式。简单的对歌曲进行演唱形式的 处理与再创作。
情感目标:能够体会歌曲所表达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 并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难点:
1、 对歌曲进行演唱形式的处理与再创作。
2、 体验、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了解音乐 风格。
教学方法:讲述、启发、赏析、表演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 '情景导入
师:2007年的10月24日,在我国的航空史有一件大事,大家知道 是什么大事吗?
生:“嫦娥一号”升空!
师:2007年的10月24日“嫦娥一号”升空,搭载了三十首优秀的 中国歌曲,其中就有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一《爱我中华》。
二、引入课题
幸运52”知识抢答一一“动动我们的脑”
多媒体出示问题:
1、 歌曲《爱我中华》大家都很熟悉,请问是哪位歌唱家演唱的?
(宋祖英)
2、 歌曲《爱我中华》的词曲作者是谁?(作词乔羽作曲徐沛东)
3、 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你知道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是那个民族 吗?人数最少的少数民族是哪个民族吗?(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 族,最少的是珞巴族,只有3000人左右)
4、 同学们,我们国家的五十六个民族你知道的有哪些呢?
(苗族、回族、藏族、土家族、布依族、白族、侗族、水族、 彳乞佬族、壮族、满族、瑶族、彝族、蒙古族、哈尼族、哈萨克 族、傣族、黎族、《瓦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朝鲜族、柯尔 克孜族、土族达斡尔族、羌族、布朗族、撒拉族、维吾尔族、怒 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
5、 你们能举出所熟悉的其他歌颂祖国的歌曲吗?(我的中国心、
中国人、歌唱祖国等)
三、感受歌曲
(一)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熟悉歌曲的旋律。
1、 第一遍欣赏歌曲
问题:用心去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旋律,用一个或几个形容词来 描述一下你的感受。学生回答,老师总结
“热情” “奔放”“激昂” “欢快” “奋进”等等
2、 第二遍欣赏歌曲欣赏宋祖英维也纳现场演唱版的《爱我中华》
问题:熟悉歌曲的旋律,仔细听一下歌曲中都出现了哪些演唱形式?
歌曲的演唱形式有独唱、齐唱、轮唱、对唱、合唱、重唱等等
学生回答,老师总结:歌曲中出现了女声领唱,男女声合唱,男女声对 唱等形式。
(二)、音乐知识:
1、歌曲的演唱形式
独唱:由一人演唱
领唱:在合唱或齐唱中的独唱部分
齐唱:由两人以上一起演唱同一旋律
对唱:由两人或两组人做一问一答或一唱一和形式的演唱
轮唱:由两组以上的人,以相隔一定的拍子,按相同的速度和旋律 演唱
重唱:在多声部声乐作品中,每个声部有且仅有一个人演唱
合唱:在多声部声乐作品中,每个声部由2人以上演唱
2、节奏练习一一“动动我们的手”
X
X X
1 X
X X
| X X
X X
爱我中华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