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咏梅》(两首)
执教者:江苏省阜宁县明达初级中学 陆小娟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背诵两首词。
2.了解梅花的形象,感悟两词中梅花的不同品格和精神。
3.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理解两首词的寓意。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诵读背诵两首词。
2.了解梅花的形象,感悟两词中梅花的不同品格和精神。
教学难点:
1.了解梅花的形象,感悟两词中梅花的不同品格和精神。
2.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理解两首词的寓意。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生欣赏歌曲《红梅赞》,
(出示《红梅赞》歌词 )
红岩上红梅开
千里冰霜脚下踩
三九严寒何所惧
一片丹心向阳开向阳开
红梅花儿开
朵朵放光彩
昂首怒放花万朵
香飘云天外
唤醒百花齐开放
高歌欢庆新春来新春来
师:这首《红梅赞》歌咏了梅花怎样的品质?
生:坚强不屈 不畏严寒等
师:在播放梅花图片的过程中解说:梅花历来是文人墨客笔下的描写对象,今天咱们就来学习两首咏梅词,作者分别是我们熟悉的毛泽东和陆游。通过学习,我们去了解梅花的不同形象,体会作品不同的思想内涵。(板书课题)
二、解题:
卜算子:词牌名。
咏梅:词的题目。
三、了解词意:
1、师:同为《卜算子 咏梅》题目,这两首词之间有何联系呢?
(生读小序部分)
2、解读毛泽东词的小序部分,说说其作用。
(小序:交代写作的缘起。
反其意:立意和陆游的原词不同。)
师:毛泽东的词又与陆游的词有何不同呢?
3、生自读两首词,结合书下注释,合理想象词的画面,并说出大意。
( 风风雨雨把春天送走,满天飞雪又迎春天来到。看悬崖已结下百丈坚冰,仍有缀满梅花的美丽枝条。虽美好却不与百花争春,只把那春的消息来预报,等鲜花开满山野的时候,梅花在花丛中摇曳含笑。
在郊外的驿站旁,破损的断桥,有一株梅花孤独寂寞的开放着,既无人去欣赏,也没人来顾怜。已是傍晚黄昏时分,暮色四起,梅花似乎又在独自伤感和愁苦,何况还要遭受凄风苦雨的侵袭。凌寒独放,只为报春无意争春,本是天生丽质却遭受群芳妒忌。梅花即使片片飘落被碾成灰尘,它的高雅香气在世间依然存在。)
(点拨重点词的含义)
四、学习词的上阕
了解梅花之生长环境与形象
了解两首词中梅花的生活环境和形象特点。
师:陆游的词中用了哪些词语表现梅花所处的生活环境呢?
生朗读词的上阕,明确:驿站、断桥、黄昏、风雨。
师:这些词语衬托了梅花怎样的形象?
(生:孤独、凄凉、寂寞、无人欣赏等 可随即板书 孤芳自赏、坚强不屈)
可用词中的哪个字来概括梅花的形象?
(“愁”板书)
师:面对严酷的环境。陆词的梅花是“别有幽愁暗恨生”,那么毛泽东词里的梅花又是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又是如何开放的呢?要求生朗读词的上阕 思考: 哪些词可以点明它生活的环境?有何特点?
(明确:梅花生活在寒冷艰险的环境里;
飞雪:寒冷的冬天;悬崖:险恶;百丈冰:严寒; )
师:这个季节里,自然界里一般没有花盛开,而梅是怎样开的?通过哪个词表现出来的?
(一般花都因为畏惧严寒而凋零枯萎了。独有梅花不畏恶劣的天气,险恶的环境,迎着风雪,傲然盛开。 “俏”)
随机:“俏”是什么意思?换个词如何
卜算子 咏梅3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