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四:《善良》教学设想.doc《善良》教学设想
一、 关于《善良》
从时间上看,善良是一个古老的道德话题,从感情色彩来看,善良是一个带有人性光辉的褒 义词。但是“善良”在与现实生活发生碰撞的时候往往会带来一些负面的结果,因而“善良” 又常常被人们所怀疑甚至否定。这就是善良的复杂性。当代作家王蒙的《善良》,应该说就是 这种复杂性所带来的一个作品,文章从现实中人们的善良观(“善良……过时”、“善良即愚蠢”) 出发,提出自己的疑问与思考,并试图在思辩上进行“抑恶扬善”,事实上文章也确实表达出 了这种价值观念,它没有过多的说教味道,而是借助独有的“王蒙式语言”强有力地弘扬了 “善良”的力量、属性、内涵、结果等正义的一面,在这样精彩有力的语言中,读者很容易 在阅读之中被其折服。我认为这就是这篇文章的重要特点。
《善良》并没有明确地答复“人们是否需要善良”这样的现实问题,但是字里行间无不散发 出善良的芬芳,读者可以从中领会到“向善”的旨意,显然这就是作者所要表露的观点。中 国人的价值观念中一向主张“惩恶扬善”,从这点出发,王蒙的观点并没有多大的突破,然而 作为一篇富有时代色彩的议论散文,却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社会性。本文写于1995年,正值 商品经济大潮涌来之时,可以看出,它是基于人们价值观出现摇摆之时的社会现实而写成的。
二、 关于学习目标
“善良”是一个道德词语,像《善良》这样具有浓厚道德色彩和人生规劝意义的文章,学生 应该学什么呢?换句话说,通过接触这篇文章,学生可以得到什么样的收获呢?这是课堂教 学的一个重要问题。
《善良》是议论文单元里的基本篇目,我们可以从文体着眼,以文章为范例,以议论文要素 为框架,进行议论文教学。我们也可以从思想教育着眼,从文章观点出发,进行“善良教育”, 进而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和水平。我们还可以从语言学习着眼,理解、欣赏、品味文中精彩 的语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我们甚至还可以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三维出发,分列不同的学习目标。语文是综合性极强的学科,一篇文章的教学点是 多角度的,然而在有限的40分钟内进彳丁教学,多角只能变成几角,这就存在一个教学取舍的 问题,那么,本文应该取什么,舍什么呢?
文本是学习之本,阅读教学的基点建立在文章上。《善良》这篇文章,从接受层面的角度讲, 我认为学生通过阅读,应该能明白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态度,做到“读懂”文章,同时,从文 学层面看,学生还要感受好作品的语言,做到“欣赏”文章。因此,从文本研习的角度,我 由此引申出两个学习目标,设定为:(1)正确理解作者对善良的看法。(2)能欣赏文中的精 彩语句。
文以载道,从价值观的角度,我们很容易设定另一个学习目标,比如树立正确的善良观念、 端正学生的善良态度、学会用一颗善良的心对待世界和人等等,归结起来就是要学生学会善 良和践行善良。很多文章我们几乎都可以这样处理,很多时候我们也希望达到这样的教育意
义,但我以为,一节课不足以解决人的价值观等许多精神层面的问题,道德情感的培养、道 德认识的提升要在道德实践的基础上才能真正有效。我们课堂上的努力也许只是使学生“受 熏陶”,而不是使学生“能做到”,更何况本文只是思辩上的“崇善论”,(认真研究,会发现 作者并没有讲清楚“善良”与“一味善良”的区分点),因此,对读者(学生)而言,木文与 其作为一个
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四:《善良》教学设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