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数学函数学图象的性质教学设计
第 2 页
初三数学函数学图象的性质教学设计
【】初三数学函数学图象的性质教学设计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把几何画板作为学生认知的工具,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数学的兴趣。
活动目标:
1、利用几何画板的形象性,通过量的变化,验证并进一步研究
函数图象的性质。
2、利用几何画板的动态性,从变化的几何图形中,寻找不变的几
何规律。
3、学会作简单函数的图象,并对图象作初步了解。
4、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把几何画板作为学生认知的工具,从而激
发学生学习和探索数学的兴趣。
活动重点:图形的性质和规律的探索
活动难点:几何画板的操作(作函数的图象)
活动设施:微机室(有液晶投影仪和大屏幕或大彩电);软件:windows操作平台、几何画板、office2021等、教师准备好的五个画板文件:、、 、、。
活动过程:
第 3 页
一、展示活动主题和目标:
二、活动过程:
操作练习一:
按以下步骤进行操作,并答复相应的问题。
1、翻开c:;
2、拖动点E和点F沿坐标轴运动(或双击按钮动画1),同时观看解析式中的k和b的变化。
①当k0时,图象经过哪几个象限?
②当k0时,图象经过哪几个象限?
3、双击显示按钮后,在k0和k0两种情况下,拖动点P沿直线移动,观察y随x怎样变化?(或双击动画2按钮,单击鼠标左键动画停止,要继续动画,再双击动画2按钮)
4、先在坐标系内作出直线(或直接翻开文件:c:)
附:作图步骤
①点击文件菜单中的新绘图命令;
②用直尺工具中的直线工具,在绘图板内画一直线,并用文本工具给直线上的两个空心点加上标签A和B;
③用选择工具选中直线后,点击度量菜单中的方程命令,得坐标系和直线的方程;然后,再进行以下操作,并答复以下问题:
(1)用鼠标拖动直线进行平移,k和b中哪个变,哪个不变?
第 4 页
(2)当直线通过原点时,b为多少?此时函数又叫什么函数?
(3)拖动点A,使直线绕点B旋转,观察直线的倾斜程度与k之间的关系?
操作练习二:
2、保持a不变,分别上下移动b、c改变b、c的大小时,抛物线的形状是否变化?上下移动a改变a的大小,注意观看抛物线的开口方向与什么有关?张口程度与什么有关?
3、上下移动c改变c的大小,看抛物线怎样变化?
4、分别改变a、b的大小,看抛物线的对称轴是否发生变化?由3和4可知,抛物线的对称轴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
5、c保持不变,改变a、b时,抛抛线总是经过哪一点?
6、抛物线与x轴交点的个数与b2-4ac的符号有什么关系?
7、双击显示按钮,再双击动画按钮,观察y随x怎样变化?
8、当a=0时,函数的图象是什么?
操作练习三:
圆的两弦AB、CD相交于圆内一点P,我们得到 ,如果把点P拖到圆外,上述结论是否成立?如果点在圆上呢?
操作练习四:作函数y=x2-2的图象
作图步骤:
1、击文件菜单中新绘图命令,建立新的绘图板;
第 5 页
2、点击图表菜单中的建立坐标轴
3、在横坐标轴上任找一点,用
初三数学函数学图象的性质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