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湾小学语文学科教师导学案课题: 17 古诗两首主备人: 冯丽红预习提示学习目标: 1 、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古诗的内容;使学生体会祖国山河的壮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中的生字及新词,会写 7个生字。 3、会背诵并默写两首古诗。一标:标出课文自然段; 二圈:圈出课文“我会认”的生字,从文中画出相关词语; 三注:给“我会写”字注音、组词; 四读: 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通顺; 五想:你读懂了什么?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查找资料,了解诗人李白及杜甫。重点、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学会、认读本课生字。 2、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古诗的趣味,并从古诗中受到启发教学准备: 教师: ppt 课件,瀑布视频;生字卡片。学生:在家长的指导下上网查找资料,了解诗人李白及杜甫。文本分析: 这一单元是围绕自然现象、自然景观来编排的,内容十分丰富。以“热爱自然, 了解自然”为主题。通过学习,让学生走进大自然,会得到许多乐趣,发现许多秘密。《古诗两首》由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和杜甫的《绝句》两首古诗组成。两首诗均为七言绝句,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描绘和赞美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诗句情景交融,诗中形象生动逼真,是古诗中写景名作。《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是诗人李白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诗中李白运用极其夸张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再现了庐山瀑布的雄奇壮丽,尽情抒发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绝句》描写了草堂门前浣花溪边春景。本诗由两联工整的对偶句组成。前两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写的是动景。首句堂前黄鹂鸣于翠柳间,是近景; 次句白鹭飞上青天,是远景。这些景物的画面,色彩艳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不仅有色还有声。后两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写的是静景。前两句两个动词是“鸣”“上”,后两句是“含”“泊”,一动一静。第三句写西岭积雪,是远景。“含”字运用拟人手法,十分贴切生动;“千秋”点出时间的久远,更显出其静。第四句写门前的船只,是近景。“泊”,停泊着, 但这停泊的是将要驶往东吴的船,静中包含着动;“万里”点出空间的辽阔。这首诗,每句一景,其中动景、静景,近景、远景交错映现,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幽美平和的画卷,令人心旷神怡,百读不厌。板书设计: 17古诗两首望庐山瀑布三千尺→似银河壮美绝句黄鹂翠柳千秋雪白鹭青天万里船课堂流程第二次备课一自主导学第一课时一、导语揭题,激发兴趣 1 、导入:同学们,我们知道唐代有两位著名诗人,一位享有“诗仙”的美称,是---- 李白,另一位则被称为“诗圣”, 他是谁啊? ---- 杜甫。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古诗中写景名作。(出示课件) 2、板书课题,指名读。从课题里你读懂了什么?学生自由交流。二、初读古诗,读通读顺。 1、出示古诗《望庐山瀑布》,配乐朗诵,指导画出诗歌停顿。 2、学生初读诗句,也可以让课前会读的学生领读,教师相机指导。 3、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阅读、识字经验,抓住重点字进行正音和识记,教师要充分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生字。 4、会读古诗了,你知道诗描绘的是什么景色吗? 二自主探究三、再读古诗,读懂读透。 1、自学诗句。借助工具书和图画理解字词的意思,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2、小组合作。交流自学中已经读懂的字词,解决不理解的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3、全班交流。每个小组选出
17古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