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三千年华夏先民吟唱
感受公元前东方文明辉煌
夏家台战国楚墓出土竹简《诗经》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原本称《诗》,编成于公元前6世纪的春秋时期,共305篇,所以也叫《诗三百》。孔子将《诗三百》做为道德教育的教材,后来儒家学派把它当成经典,奉为“五经”之一,才称为《诗经》。《诗经》广泛地反映了古代社会生活,富于写实精神,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诗经》知识
诗经六义
体制
表现手法
风(十五国风)
雅(大雅、小雅)
颂(周颂、鲁颂、商颂)
赋
比
兴
风土之音
朝廷之音
宗庙之音
周南. 召南. 邶风. 鄘风. 卫风. 王风. 郑风. 齐风. . 秦风. 陈风. 桧风. 曹风. 豳风
“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关关睢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jū
jiū
hao
qiú
xìng
wù mèi
sè
mào
yao
tiao
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二读《关雎》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诗歌内容和思想感情。
内容小结
《关雎》写一个小伙子对女子的思念和追求过程,以及求之不得的焦虑(忧思)和求之不得的喜悦。它充分表现了人们对于美满婚姻和幸福生活的追求和愿望。
关雎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