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诗真夸张
复兴区光华小学 马佩
教学篇目:
《夜宿山寺》《早发白帝城》《赠汪伦》《秋浦歌(其一)》《望庐山瀑布》
一、教学目标
1. 学会通过注释、想象等基本方法来了解诗意。
2. 抓住重点诗句,感受李白诗中的夸张。
二、教学重难点
感受诗中夸张修辞手法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 开启穿越之旅:
师:同学们你们听说过穿越吗?你们想不想穿越呀?
生:回答
师: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唐朝穿越旅行社体验一把穿越之旅好不好?
2、出示人物图片,学生看画猜人物(导游)。
师:旅行社给我们安排了一位大人物当导游,你们来猜猜他会是谁呢?
师:出示人物图片、诗歌
生:猜测、并简单介绍李白
师:对,他就是著名的大诗人李白,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我们的导游吧!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其作品天马行空,浪漫奔放、才华横溢
李白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古朗月行》、《静夜思》、《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二)《夜宿山寺》,学夸张。
师:这么一位大人物给我们当导游是不是很开心啊?今天我们就跟随李白大诗人的脚步开启我们的大唐之旅。
经过了一路的奔波,终于来到了大唐,我们先调整休息一晚。今天晚上,李导带领我们要住在这座寺庙中,这是一座什么样的寺庙呢?李白用他的诗歌为我们描述了一下,现在一起去看看吧!请同学们,拿起手中的导游诗词先来看《夜宿山寺》这首诗
《夜宿山寺》夜:夜晚 宿:本来是这样子的“宿”甲骨文,原指是人躺在屋里的床上。题目的意思就是:夜晚住在山上的寺庙里
《夜宿山寺》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了解诗意;
(找几位同学分别读一读,看谁读的正确、流利。)
生:个读 (师评价)
师:都有谁看明白李白这首诗,用自己的话给大家来讲解讲解?
生:说诗意。(师补充总结)
3. 师:明白了诗歌的意思,再来读一读这首诗,现在我们来根据诗歌的意思划分出了节奏,要求读出诗的节奏来。
生:齐读
4. 《夜宿山寺》主要讲的是什么呢?有什么特点呢?
填表格,再读诗。(你能不能读出他的高?)
5. 总结:(预设)我们住的山寺并没有这么高,这首诗是李白抓住山寺高的特点 ,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修辞手法进行描写的。
(夸张: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夸张是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在现实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以增强表达效果的修辞手法。作用:通过对事物的形象渲染,可以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让读者印象深刻。)
(三)群读其他的诗,感受夸张
经过了昨夜在山寺的休整,我们不仅恢复了体力,还了解了李白是一个富有奇特想象力,喜欢运用夸张来写诗的诗人。读他的诗歌我们身临其境的感受格外强烈。今天就让我们放开脚步跟随李白去游览大唐的山水和风土人情。看看他还夸张的给我们介绍了什么?
要求:先自读诗歌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根据注释,了解诗意。
然
夜宿山寺8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