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望庐山瀑布1.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
单位:沈阳市实验学校中海城小学
教师姓名:田 晶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望庐山瀑布》是语文2011课标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古诗两首中的一首古诗,是“诗仙”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下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抓住了瀑布的动态美,用夸张、比喻的修辞方法,再现了庐山瀑布的雄壮与美丽,品读全诗,短短28字,“有声有色”、“有动有静”、“有景有情”,充分体现了诗人浪漫主义的风格。尽情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通过学习本诗能够大大增强学生的爱美情趣。
二、教学目标
,会写烟、尺两个生字,理解诗句内容,能想象诗文所描绘的情境,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学生自主学生字,培养识字能力和记字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培养朗诵古诗的能力;通过文白对读,了解诗意;通过品评诗句,体会诗句的意境和韵味。
,激发对诗歌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陶冶爱美情趣。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生字,熟读成诵。
教学难点:根据诗句想象画面,体会诗句意境。
四、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大胆且独立,喜欢读书和表演,但语言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欠佳,有意注意的时间比较短。这首古诗语言琅琅上口,便于记诵,也可能多数同学已会背,但诗意不一定理解,教师在教学时适时进行点拨,要求不宜过高,不搞字字落实,只要能说出诗意即可。注意体会诗的意境,是低年级古诗教学中的难点。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引导学生通过看瀑布图片感受瀑布的美景,引入诗歌。

,并与“看”字做比较。凸出诗人所在的位置和观察点,是在远处看瀑布。
:让学生试着介绍一下李白,教师随着学生的介绍出示庐山的相关图片,为学生简单介绍庐山。
(二)初读古诗,解决字词

(1)师范读:听准字音,看准字形。
(2)生自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指名读:谁愿意试着读一读呢?
小组交流:
1号:读词语
2号:提醒字音
3号:生字开花(多音字、形近字、同音字等)
4号:补充成语
其他小组进行补充与评价

紫烟:引导学生通过拆字法学习词语,并了解词语在诗歌中的含义。
银河:带领学生看图,感受银河的样子,并指出学生看图学词的方法。
九天:现代意思与古代意思对比学习。
词语学习考察:词语闪现,学生读词。

烟:通过展示《汉字的故事》书中的字形演化让学生试着猜一猜要学习的汉字。并随着学生的猜测讲解汉字的意思。重点讲解新偏旁“火”字旁以及烟的合理避让。
流、挂:以一带多,讲解“流”和“挂”两个左右结构的字,对比烟字,三个字的共同点是:都是左右结构,都是左窄右宽。“流”注意笔断意连。“挂”注意留白匀称。
【设计意图】学生会读了诗句并读正确了,这只是达到了最基本的要求。古诗是有节奏和韵律的,因此,第二步读,就要指导孩子们读出诗句的节奏和韵律之美。本教学环节通过画停顿记号范读、指名读、比赛读、小组评议等形式,培养学生朗诵古诗的能力以及正确朗诵诗歌的技巧。
(三)多种方式,读诗

望庐山瀑布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jjg0025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21-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