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山西村
曹湖初中:汪小成
教材分析:这是一首纪游诗,记录了诗人乾道三年(公元1167年)罢官归故里后一次到山西村游赏的经历。诗人陆游以一个“游”字贯穿全诗的主线,生动地描绘了丰收之年农村欢悦一片的气象和乡间的风光习俗,刻画了农民淳朴、好客的品性,表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
第一、二行诗写不要笑话农人田家的腊酒浑浊不清,丰收年景款待客人,菜肴尽够丰盛。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时尽其所有的盛情。第三、四行诗写山峦重重,水道弯弯,正疑无路可走,突然出现柳阴深深,鲜花簇簇,眼前又是一个山村。四五句表达了作者对农村传统文化的热爱。
“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善状难写之景,又于写景中寓有一定的哲理,成为千古传唱的名句。现在常用以形容陷入困境,似已无望,忽而绝处逢生,出现新的契机,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习本课生字词。
2.理解诗意,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古诗。
过程与方法:1.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
2.诵读法,并养成多动笔的习惯,品味、积累优美的语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的心境,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
【学习点与难点】引导学生欣赏古诗文,积累古诗名句。理解诗句中所含哲理,并能联系实际谈体会。
学习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解读诗题
(一)紧扣诗眼“游”,导入课题。
1.师谈话引入:宋朝有一位诗人在游玩山野乡村,领略田园风光时作了这样一首诗——《游山西村》。
2.板书课题,“游山西村”
3.生读题,读出游的味道。
(二)解诗题(先质疑——再结合注释解疑——总结学诗方法:借助注释学诗)
1.设疑:看到诗题,你知道了些什么?你知道山西村在哪?是怎么知道的呀?2.读注释总结学诗方法:借助注释学诗法。
(三)知作者,晓背景。(汇报课前查阅的资料)
1.学生汇报课前查阅有关陆游的资料。
2.师出示陆游简要的生平资料,学生阅读。
文字媒体:陆游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他一生处于金兵入侵、国家动乱、人民苦难的时期,他才华横溢,一生创作了大量作品,留下上万首诗篇,他的诗歌大部分抒写爱国之情,豪迈奔放;也有的描写田园风光,清新自然。
二、初读古诗,读通读准
1.听读古诗,然后自由读古诗两到三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汇报自读诗句、学习生字的情况。
3.点拨评议,小结。
三、再读古诗,读出诗味
1.师引言:读古诗,要慢慢地,有轻有重地读,读出诗的韵味。还要抓重点词读。
2.师范读,生练读(学生有的读得抑扬顿挫,摇头晃脑;有的读得琅琅上口,韵味十足。)
3.师生合作读(说发现——结合读音了解押韵——注意诗的韵味——练习合作读诗:如引读前四字或接读后三字。)
四、自主学诗,读懂诗意,品悟诗境
过渡语:让我们跟着诗人一块来到山西村,看看那儿的农家是怎样待客的?
(一)学习要求
1.读:借助注释,自读理解诗意。
2.想:农家是怎样热情待客的?受到农家的热情待客,诗人内心的感叹是什么?
3.说:小组内交流诗意及问题。
(二)先自学:默读古诗,借助注释,读懂诗意。
(三)再小组内互学交流:汇报说诗的大意及其体会。
(四)然后全班汇报。
1.品读汇报一二句。
汇报内容:农家酒味虽薄,
游山西村19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