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萍《背影》教学设计.doc《背影》教学设计
五十中学李萍
本课教学拟为二个课时
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的教学要点有:听读、朗读训练,语汇积累,圈点批注与整体阅读,文章大 致内容的理解与把握。具体为以下几个环节:
一、 导入,激发情感,创设氛围
提问:1、在你的生活中谁最令你感动,最令你感动的是什么?
2、而在我们今天所学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的《背影》中谁是令他最 感动的人呢?而最令他感动的又是什么呢?
(第一问的设计体现语文与学生生活的联系,让学生由生活中的具体形象出发;第二问旨 在激起学生的阅读需要,同时,也体现了对预习的要求)
二、 朗读训练
1、 听录音朗读(选一段节奏舒缓情调感伤的音乐)
要求:将那些自己读不准的字标出记号;将自己不能理解的词语框出来
2、 正音练习选择正确的读音
差使交卸奔丧迂腐琐屑栅栏举箸
3、 朗读
1、2段一组同学读,3、4段二组同学读,5段全班同学读,6段三组同学读
(朗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而我们学生最薄弱的也是这一点,是顺其自然,还是 切实去改变,我选择后者,初一时期是训练朗读的关键时期,如果此时不加以强化,到了 高年级再去补已经很难有成效,心理学认为人发展某种能力具有关键期,朗读能力发展的 关键期就在小学和初中阶段。根据学生实际,初一第一学期朗读要求为正确,对一些学生 读不准的词语,采用英语学习中学单词的方法,教师进行领读。)
三、 圈点批注与整体阅读训练
1、阅读全文,用规定符号进行圈点批注
批注要点
1) 、词语:不能理解的用横线,认为用得好的用框框
2) 、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3) 、有疑问的地方,用括号再加问号
4) 、用双竖线和单竖线划分文章层次
(这一环节主要用于学习读书方法,形成不动笔不读书的习惯,既是对课文内容的进一步 熟悉,又是个种发现式的学习过程,当然毕竟是初一的学生,不能做太高的要求,能够有 所批注,不论对错都是可贵的)
2、 简要说说批注的地方并理由(找成绩好的同学,旨在给其它的同学做出示范,教师可 在学生阅读时巡视,找那些批得较好的同学发言。教师可根据此收集反联信息)
3、 词汇积累一一课堂练习二
根据教师所说的意思默写出该词语
1) 不幸的事接二连三地发生
2) 奔赴亲人的丧事
3) 乱七八糟的样子
4) 把自己的财产、衣服出卖和典当出去
5) 凄惨暗淡,不景气
6) 有了空闲的时间,指失业在家
7) 因为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8) 精神不振作
9) 细小而繁多的事
(写完后对照课本,找出写错的字并改正)
(词汇是语言的材料,切实落实,此练习一方面设计听的能力,一方面练习词的意义,一 方面练习正确书写,一石三鸟)
4、 阅读尝试练习(提问讨论)
1) “我”与父亲最后一次相见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理解记叙要素)
2) 我与父亲是在一种怎样的背景下见面的?从文中找出写见面的背景的句子。写出了怎 样的一个背景。
3) 文中一共写了几个背影?
4) 文中一共写了作者几次流泪,找出这些语句?
5) 对本文的中心有以下几种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是,简要说明理由。
A、 表现父亲疼爱儿子
B、 表现父亲的生活艰难和老境颓唐
C、 表现儿子体谅父亲
D、 表现父亲怜爱儿子,儿子
李萍《背影》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