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出师表》教学案.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2 / 12
课题:《出师表》 版本:人教版 第五册24课 第 1-2 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在学习中了解“表”这种文言文体的一般知识;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概括内容要点;多层面解读文章,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迁移性阅读的能力;品读语言情感的深切,体会行文构思的明晰的特点;掌握阅读“表”这一文言文体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
反复诵读,在读中感知文章大意及内容要点,在读中品味语言情感的深切,在读中质疑探究、迁移发现;鼓励学生对课文内容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强调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之间的对话、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实现师生的互动;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多角度阅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本文的学习,学会怎样对他人“声情并茂”地陈述自己的观点和建议;怎样正确对待他人对自己的恩惠;怎样看待自己的责任等问题。在讨论思辨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这一情感培养绝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应该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自己从多角度去思考,得出自己的结论。而学生对诸葛亮人品、气节的思考解读过程,实际上就是情感培养过程、价值观的形成过程。
教学重点:理清并分析文章情理并进的写作脉络,深刻理解诸葛亮的政治主张。
教学难点:
1.掌握本文寓情于理、寓情于事,情挚辞切的特点。
2.正确理解诸葛亮的“忠”
教具:多媒体
课型:新授课
第一课时
一、对对联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把六句话对成三副对联。这三副对联是写中国古代一位历史人物,请同学们说一说是谁?
1.出师一表真名世。?
3.“出师一表千载无。。
5.“出师一表通今古。。
二、简介时代背景
1、本文为何用“表”这种形式?“表”具有什么特点?
诸葛亮是中国人民智慧的化身。“三顾茅庐”、“火烧赤璧”“六出祁山”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篇杰作。
《出师表》是诸葛亮在出师北伐前向刘禅(刘后主)的言事呈文。
. “三顾茅庐”、“火烧赤璧”“六出祁山”等故事学生不陌生,比较容易回答。
表,古代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战国时期统称为
《书愤》,
《武侯书堂》和《病起书怀》三首诗中的六句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也能激起学生们的兴趣。两个问题难易都有,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
2 / 12
2、写作背景:实现国家统一是刘备的遗志,诸葛亮为了实现先帝遗志,在战略后方日益巩固的情况下决定出师伐魏。但刘后主却昏庸无能,听信奸佞,成了北伐的后顾之忧。诸葛亮在出师前写下这篇文章,以恳切的言辞劝说后主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也表达了诸葛亮报答先主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的决心。
三、整体感知
1、老师配乐范读课文。
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学生画记出疑难字词,注意停顿、重音。
注音:崩殂( )  恢弘( ) 忠谏( )  菲薄( )( ) 陟( )  臧否( )( ) 以遗( )陛下 裨补( ) 猥( ) 夙( )  庶( )竭驽( )钝 咎( )   咨诹( )( )  
2、对照课下注释,翻译课文。
注意以下重点语句翻译:
(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译:
(2)、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译:                                              
(3)、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
译:
(4)、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译:
(5)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动,遂许先帝以驱驰。
译:
(6)、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在天之灵。
停顿
主谓:益州/疲弊
谓宾:愚以为/营中之事
状中:苟全性命/于乱世

《出师表》教学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精品小课件
  • 文件大小85 KB
  • 时间2021-09-2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