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安全观安全学原理.ppt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4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平安观_平安学原理 LN
平安观的历史演变
〔1〕早期的平安宿命观
早期:“听天由命〞、“命运决定〞等,对天灾人祸的无能为力;
“天人合一〞、“无为而治〞与“以民为本〞等突出以人为本的平安观;
〔2〕平安经验论和平安知命观
战安活动预知观点;
欧洲工业革命时代的生产活动形成的平安生产经验;
〔3〕系统论与平安系统观:
可预知的科学平安观;
对事故的预测是按事故的特点与规律提出预测模型和解析结果;
〔4〕大平安观:
包含生产、生活与生存领域的平安问题;
大平安观的“大〞包涵、“现代〞和“全局观念〞
大平安也称为人类平安,是以人为核心的平安;
大平安观是人们对不同时期平安问题的全新认识而产生的新平安观念;
一、平安科学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科学的研究离不开正确哲学思想的指导,人们对平安科学领域研究所依托的哲学思想的正确性,直接影响对平安科学研究的准确性。
第2节 平安科学的指导思想
二、平安科学的哲学根底
〔一〕平安与危险的统一性和矛盾性
平安的相对性
1.绝对平安状态不存在
2.平安标准是相对的
3.对平安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
危险的绝对性
危险存在于一切系统的任何时间和空间中。
平安与危险的矛盾统一性
1.对立性:平安度越高危险势就越小;
平安度越小危险势就越大。
2.统一性:互相依存,共处统一体中
存在着向对方转化的趋势
第2节 平安科学的指导思想
〔二〕、平安科学的联系观和系统观
客观世界普遍联系的是唯物辩证法观点之一。
平安科学欲反映对平安与危险造成影响的因素的内在规律性,必须全面地分析各要素,利用各个学科已取得的成果,对开放的大系统进行分析和综合,找出平安的客观规律和实现途径。分析中要注意区分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内因和外因、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等,在全面分析的根底上又要集中力量抓主要矛盾。
在平安领域中,各种平安和危险要素很多,叠加在一起整体影响力会大大增加,所以为了实现系统总体功能向有利的方向开展,我们必须对各要素统筹兼顾,增加平安因子的整体功能,削弱危险因子的整体功能。决不能头痛医头、彼此隔离,那样会大大降低系统的平安功能。
〔三〕、平安中的量变与质变
哲学中的量变与质变,在平安科学中表现为流变与突变。
统一性表现在三个方面:
1.流变与突变的相对性。
离开了流变,就无所谓突变;
离开了突变,流变也无从谈起。
2.流变与突变的层次性
在不同物质层次上,流变和突变有具体表现形式。
低层次的突变,高层次可能属于流变。
例如:人体某一器官的损伤,针对小区域来说,是一次突变,对整个人体而言,是综合功能的流变。
3.流变与突变的相互转化
4 平安流变—突变的根本特征
“平安流变与突变〞就是事物在开展过程中平安与危险的矛盾运动过程。这一矛盾运动决定了各个阶段的平安状态。下面以一些典型例子说明“平安流变与突变〞的根本特征。
〔1〕矿山灾害
〔2〕机械事故
〔3〕社会变革
〔4〕人的衰亡过程
〔5〕平安流变—突变论

安全观安全学原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na2021
  • 文件大小1.46 MB
  • 时间2021-09-2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