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祝欣赏教案.docx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欣赏教案
教学对象: 高一年级
教学课时: 1 课时
教学目的:
1.能够听辨出大提琴、小提琴音色并理解其在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中的形象内涵。
2.能够听辨出 <梁祝 >中的爱情主题、 封建主题及反抗主题。 并能跟唱
爱情主题
3.能够运用音乐的手段赏析小提琴协奏曲
分析和鉴赏音乐作品的能力。
《梁祝》。提高学生的感受、
教学重点:
1. 大提琴及小提琴音色在音乐作品中的形象的捕捉。
2. 对《梁祝》呈示部
及展开部的赏析,《爱情主题》、《封建主题》《反抗主题》的情绪情
感领会。
教学难点:
展开部分的艺术处理, 特别是 “抗婚” 中作曲家的艺术创作手段的运用在作品中的情感表达。
引导学生学会用音乐的手段理解分析本音乐作品。
教学方法:
欣赏、讲解、对比、讨论与创作实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先由老师用钢琴演奏一首乐曲,让学生猜想一下乐曲的名称。
接着,我们再播放一首同样的乐曲,让学生来感受一下它与前曲有着什么不同之处。
[提出问题 ] :
(1) 这首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来演的 (小提琴 )
(2) 你觉得它与钢琴相比在音色各有什么特点 ---- 根据提问引出课题
二.新课教学
(一)什么是协奏曲
(二)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中的主要演奏乐器介绍:
小提琴、大提琴、长笛、单簧管、长号
(三)作者简介:
何占豪: 中国杰出的音乐家,世界着名作曲家。现任中。
1959 年在上海音乐学院学习期间与同学陈钢创作的小提
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是中国 “妇孺皆知 ”的最着名的小
提琴作品,是全世界演出和录音版本最多的中国管弦乐曲,是
世界人民了解中国音乐的必听曲目, 被誉为 “为中国创造民族化
交响乐开拓一片绿野 ”的 “不朽的(中国) 民族音乐经典 ”,是 “中
国人民的骄傲 ”、“整个东方音乐的骄傲 ”。在不久前香港电台举
办的一次民意测验中,《梁祝》与贝多芬、 柴可夫斯基等古典乐
坛上家喻户晓的伟大作曲家的作品一起, 被评为 “千年最受听众
欢迎的十部经典音乐作品 ”。曾经有一位学者感叹道: “哪里有
太阳,哪里就有中国人;哪里有中国人,哪里就有《梁祝》 !”
何占豪在音乐创作上有一个座右铭,那就是: “外来形式民族化,民族音乐现代化 ”。
陈 钢:(1935-)
上海市人。从小跟父亲陈歌辛学音乐,十岁起随匈牙利钢
琴家伐勒学钢琴。 1955 年进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学习,从师于
丁善德、桑桐和苏联专家,毕业后留校任教。大学四年级时,与
何占豪合作写了蜚声国内外的小提琴协奏曲 《梁山伯与祝英台》。
以后又编写了《苗岭的早晨》 、《我爱祖国的台湾》、《阳光照耀着
塔什库尔干》、《清水江恋歌》等小提琴作品以及其它器乐作品。
(四)小提琴协奏《梁祝》曲式结构:——
梁祝欣赏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