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密州出猎》教学设计
吴 兴 琴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词中用典的意义,掌握诗歌学习的方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用对比方法鉴赏诗词的能力。
情感目标:了解豪放派词人及词的特点,体会词人立功报国的英雄气概。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了解豪放派词人及词的特点,体会词人立功报国的英雄气概。
2、难点:词中用典的意义及对比鉴赏。
三、教学时数:一课时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想带大家去认识一个人,此人年少读书时—“闭门书史丛,少有凌云志,“工作后却是“平生五千卷,一字不救饥”。但他面对不堪的命运时却高唱“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个人是?……(苏轼)今天让我们走进他的词作《江城子密州出猎》(板书课题),去领略苏东坡先生独特的个性风采。
(二)、你所知道的苏轼: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词风豪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三)、解题:请同学齐读课题,
“江城子”是这首词的词牌名,“密州出猎”才是这首词的题目,读了题目你觉得这首词可能会写些什么?
(四)、读词句:
读准节奏、读懂词意,注意轻重音、停顿、语速。
1、轻声自读课文
2、齐读这首词韵脚,划分节奏,边打拍子边读。
3、师配乐范读。
(五)、品词境:
1、看书上背景图,结合书下注释,链接词作写作背景,以小组形式学习,上下两片各写了什么?
2、评读上片:
刻画了一幅怎样的出猎壮观场面?以“狂”字统摄全词,豪放在其出猎场景的壮阔,在其报国之心的浓烈。
上片的叙事为下片的抒情铺垫。本文有几狂?
狂在“老夫聊发少年狂”的豪情;狂在“左举黄,右擎苍”、“锦帽貂裘”的英姿;狂在“干骑卷平冈”的阵容;狂在“为报倾城随太守”的场面;狂在“亲射虎,看孙狼”的气概。
读吟诵再现豪放:
以高亢的音调、充沛的激情,再现词人不可抑制的豪情!
3、品味下片:
典故:(补充背景帮助理解词人情感)
亲射虎,看孙郎自喻孙权,虽年近四十,仍有少年狂气,意气奋发。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以魏尚自喻,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
(六)悟词情:苏轼的理想?
1、找出下片典型句子,让学生以读悟情。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
2、他们?同是天涯沦落人,一样的悲与壮:
联系陆游、辛弃疾的词,,感受他们也像苏轼一样爱国豪情。
五、拓展延伸:
不一样的词风,一起读,一同品:
1、教师配乐背诵:
江 城 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
古诗三首3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