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大赛
[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性,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所以,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让学生了解算法的多样性、合理性,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引导学生关注和理解他人的算法,优化算法,并引导学生对不同算法进行归纳,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思维上的发展。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歌手大赛》(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学情与教材分析]
《歌手大赛》是在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整数的混合运算,认识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掌握了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安排的教学内容,是数的运算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本班级大多数学生基础良好,有很浓厚学习数学的兴趣,敢于质疑,具备初步的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认识规律出发,为了体现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教法上,以学生的“学”为主,采用学生自主探索,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培养学生建构新知的能力,从而使学生主动学习、掌握知识、形成技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目标]
,能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并能选择简单的方法进行计算,能解决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
,通过对“谁的总分高” 的探究,先估算,再独立探究,交流汇报,增强计算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思考、交流的过程中,体验获取知识的快乐,培养数学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直尺、磁条等。
[教学过程]
口算练习,旧知回顾。
:+=4 += 10-= +=
-= += -= 10-=
+= -5= += += -=9
: += -=
脱式计算: 425-110+231=546
【设计意图:回顾小数加、减竖式计算,温习已学的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帮助学生更好的建构新知。】
情景引入,发现问题。
,获得信息。
展示《歌手大赛》两名选手的得分情况。
,估计总分。
提出问题:你知道“总分”怎么求出来的吗?
学情预设:专业得分加上综合素质得分就是选手的总分。
提出问题:你能估一估两名选手谁的总分高吗?
学情预设:学生会提出不同的估计方法,全班汇报。
法1:≈,+=(分),∵<,
∴5号选手总分高。
法2:≈,+=(分),∵
歌手大赛9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