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流行与永恒作文.doc论流行与永恒作文
时间:2017-04-11 10:21:47 | 作者:学霸
【篇一:论流行与永恒作文】
当众多90后对韩寒、郭敬明推崇至极时,我仍然徜徉于古典文学的海洋中;当 烟熏妆席卷校园时,我依然坚持着自己的素面朝天。因为当时间的风沙侵蚀了 一切,留下的只有永恒的精神。
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张恨水的小说风靡一时,到如今还有几人记得?唐人昔日 争相效仿的梅花妆现今还有几人贴在脸上?与此同时,《诗经》《论语》却穿 越千年的时空,始终散发着属于自己的独特光芒。
流行可以相互交替,永恒可以流传千古;流行可以包罗万象,永恒却始终归结 于精神。
康德曾经说过:“在这个世界上,有两样东西值得我们仰望终生,一是我们头 顶上璀璨的星空,二是人们心中高尚的道德。”星空因其辽阔而深邃,让我们 仰望和敬畏;道德因其庄严而圣洁值得我们一生坚守,而对道德的尊崇也正是 对精神的追求。
中华五千年的历史积淀给我们留下了一笔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从文天祥的“人 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到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 趋之”;从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到李白的“仰天大笑出门 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从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到孟 子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古之圣贤无论其追求平淡或闻达,都 以其精神留存于世,让世人崇仰万代。
如今,我们的生活中充斥着快餐文化,更有所谓的非主流,哈韩哈日风侵袭人 们的思想观念。这些流行符合了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契合了青少年极易为新 奇事物所吸引的心理特征,但也正是因为这,我们的生活存在着诗意的缺失, 种种被恶搞的经典名句流行于各个校园,它所造成的绝非是几句诗的遗忘,而 是一种民族文化的破坏。而在那些开口诛仙,闭口日本动漫的青少年中,又有 几人知道秋瑾?又有几人有那种“不爱沙滩擢贝手,扬帆击楫戏中流”的勇敢 和无惧?
自然,身处现代的我们无法回到天真无邪的远古,无法采薇而食,无法种豆南 山下,甚至难以寄情山水。但我们始终应在自己的心灵上开辟一方净土,在城 市的喧嚣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精神乐土。
【篇二:论流行与永恒作文】 人说:“流行如水,稍纵即逝;永恒如诗,源远流长。”其实永恒是流行的一 种保持,一种长久的升华。
永恒,是大浪淘沙,留下了真金在那闪烁;流行,是微波小河,沉下了沙石留 在水底。
如今,流行歌曲响遍大街小巷,其广泛性远远超过当年屈原的《离骚》,流行 歌曲不能流行长久,而《离骚》却能流芳百世,其原因在于作品所拥有的内 涵。流行歌曲是很流行,甚至比《楚辞》中任何一首都更悦耳、更上口,但其 只能适合我们这一时代的某一时刻,相比之下《离骚》的成就也就不需要我在 这里多说了。
流行也许是永恒的开端,但永恒不一定是流行的句号。
流行是永恒的前奏,一句“李杜诗篇万口传”,写出了当时李杜的诗篇流行之 广,那时就是流行。这种流行经过时间的冲刷,岁月的考验,现在它就成了永 恒。这正因为李白与杜甫的流行突破了空间与时间的限制,达到了人们产生共 鸣的要求,才有那“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与“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 骨”的永恒。
流行能促成永恒。古时,天是蓝的,水是绿的,人们居室是通透的,空气中没 有这么多的“雾”。人们流行居于山水之间,所以当山的沉稳与水的灵动相辅 相成时,就呈现出诗一般的永
论流行与永恒作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