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消防培训手册引言近年来, 人员密集场所群死群伤火灾事故时有发生, 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为切实吸取教训, 规范这类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遏制群死群伤火灾事故的发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在研究、分析人员密集场所及其火灾特点的基础上, 提出了相应的消防安全管理要求和措施, 用以引导和规范此类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提高其消防安全管理水平。人员密集场所通过加强对消防安全管理人员、专职消防人员、员工的消防安全培训,提高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和员工消防安全素质,规范自身消防安全管理行为, 建立消防安全自查, 火灾隐患自除, 消防责任自负的自我管理与约束机制, 达到防止火灾发生、减少火灾危害, 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的目的。员工岗前消防培训员工上岗前需经消防安全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并每年定期组织灭火疏散预案的演练, 达到会报警、会扑灭初期火灾、会引导客人疏散、懂逃生知识等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员工消防安全岗前培训组织实施人为本单位。一、有关消防法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保证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等; 熟悉了解本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各岗位的消防安全职责和目标工作。规范自身及他人的用火用电管理, 及时制止可能引发火灾后果的不当行为, 如违规电焊、气焊、违规使用大功率用电设备、打火照明、乱扔烟头等。二、本单位、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 熟悉了解本单位的防火重点部位, 重点监管和防范防火重点部位的用火用电,明确消防安全管理部门和责任人,加强熟悉演练。仓库、可燃物众多的物品堆垛区、配电房、厨房、人员聚集区、其他特殊部位( 如医院的骨折病房、产房、化学实验室等) 应列为防火重点部位。重点防火部位应严格配备消防设施, 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员工应了解防火重点部位的火灾危险性, 熟悉重点防火部位的灭火器、室内消火栓的数量、位置。防火重点部位严格规范用火用电制度, 及时消除可能引发火灾的不稳定因素。三、场所消防设施、灭火器材的性能、使用方法和操作规程; 灭火器的使用:灭火器使用方法为每名员工组织实践操作。灭火器应固定位置摆放, 每个摆放点不少于两只灭火器, 且摆放于易取显眼位置。灭火器的检查方法为察看灭火器的存放时限、压力表。压力表指针指向红色区间时, 为灭火器压力过低, 达不到灭火效果, 应及时更换; 灭火器指针指向绿色区间, 为正常; 指向黄色区间, 为驱动气动压力过大, 灭火喷射时间过短。绿色区间与黄色区间均可正常使用。灭火器使用过一次之后,不管使用多少量,因内置驱动气体会逐浙消逝,都需重新到正规合法灌充点灌充。常见的干粉 ABC 灭火器组成主要为灭火剂(磷酸铵盐干粉)和驱动气体(高压氮气) 。使用时,高压氮气时作为驱动气体,带动干粉灭火剂喷向燃烧区域覆盖灭火。灭火器维护保养方法主要为保持器材的干燥清洁,不能擅自挪用、占用、玩用。室内消火栓的使用: 室内消火栓的使用方法为每名员工组织实践操作。室内消火栓水带栓口应配置之后用铁丝捆扎, 以防使用时水压压力过大脱落。室内消火栓水带常用规格为二十五米, 水柱有效距离为五米, 实际灭火距离为三十米。场所任何一点发生火灾后, 至少有两室内消火栓可以同时到达实施灭火。室内消火栓水压可通过室内消火栓泵启动进行增压。室内消火栓检查方法为轻微拧开阀门, 察看静水压力。水带无破损。室内消火栓水带、水枪、栓口完整可用。屋顶消火栓压力表符合要求。室内消火栓不允许被占用、遮挡, 消火栓前不允许有遮挡物影响操作, 消火栓标识清楚醒目。消火栓位置应该在方便操作的走道上, 不应安装在房间内或封闭楼梯间里。室内消火栓维护保养方法保持消火栓内整洁干燥, 清理水渍, 防止栓口腐馈生锈。经常对消火栓阀门拧转检查, 防止消火栓长时间不使用生锈无法打开。四、会报火警、扑救初起火灾、应急疏散和自救逃生的知识、技能; 如果员工发现火灾后, 应大声呼喊, 如果火灾较小, 拨打 119 报火警,通知消控室,就近取拿灭火器扑救火灾。火灾达到一定规模,一个人扑救有困难时,应关上着火房门,通知专职消防人员前往增援, 铺设消防水带水枪实施灭火。不论火势大小, 能否控制, 一旦发生火灾, 员工应立即引导客人就近安全出口疏散。逃生时应关上走道两旁房门, 防止火灾烟雾通过房门向房间扩散以至烟薰造成损失。关上常闭防火门, 防止烟雾向疏散楼梯扩散, 打开封楼闭的窗户, 走道窗户自然排烟, 便于逃生时有足够新鲜空气呼入。疏散时要注意烟雾扩散方向, 当外面烟雾太大, 身处位置离出口较远, 不应考虑逃离火场, 应关闭房门, 封堵房门四周空隙, 考虑通过其他途径逃生或拨打电话报告所在位置便于援救。疏散逃生时应用湿毛巾( 湿衣襟) 捂住嘴鼻, 弯腰逃生, 切勿向着火源和排烟口逃生。疏散逃生时勿留恋财物、宠物, 勿考虑抢救物资。疏散不应使用电梯。五、本场
消防安全员工培训手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