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庄子“逍遥”新解 1.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庄子“逍遥”新解
二、实现"逍遥";的根本途径
《逍遥游》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正如唐初成玄英注谓:"至言其体,神言其体,圣言其名,其实一也。";【7】"至人";、"圣人";、"神人";名称不同,内容大致一样,他们都不谋官,不求利,有取于自然,又不妨碍自然,既不与人相争,又能与物平等。他们心胸开阔,任物自然,全无劳神之累,让万物回到本原,使物我浑然不分,这些真人、至人、神人、圣人之所以能够"无待";逍遥,是因为他们做到了"无己";、"无功";、"无名";。庄子认为要达到"逍遥";之境界首先应该"无己";,所谓"无己";就是丧我(《齐物论》),即忘掉个体自身的存在,泯灭自我意识即物我之别。如果执着于个体的存在,便会受到种种困扰而无法达到精神的绝对自由。论文检测。只有"无己";才能彻底解决精神与自身形体的关系。"无己";、"丧我";就是忘掉自己的形体,使精神得到彻底的解脱。如果执着于个体的存在,便会受到种种困扰而无法达到精神上的绝对自由。老子曾说:"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老子.十三章》)庄子与老子一样,认为"喜怒哀乐";种种情绪时刻扰乱人的心志,"虑叹变热";种种心理日日侵蚀人的心灵,这一切是由于形体的连累,一旦"吾丧我";就是"无己";。如果能做到"无己";就可以做到无所依赖,无所对待,消除精神的对立面,使精神获得高度的自由,这是复归于道的基本要求,做到这一点即可进入"与道同体";的逍遥境界。《知北游》中云:"几化而生,又化而死,生物哀之,人类悲之";。正因为太重视形体的存在而出现种种"物累";,因此应该"解开自然的束缚,毁坏自然的囊裹,变移转化,精神消散,身体随着消失";,这样才会从哀乐、生死、苦闷中解脱出来,保持内心的清静无为、恬淡自然,到达心灵自由境界。"彼且为婴儿,亦与之为婴儿;彼且为町畦,亦与之为无町畦;彼且为无崖,亦与之为无崖。达之,入于无疵";。因为无我,不管作婴儿还是作轮、无崖等都可以任意屈伸,在自然无为中求其自由。只有忘掉自己形体的存在、超越自我和外界的区别,实现"物我两忘";的人才可获得真正的自由,达到"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者";的"无己";、"丧我";的至人境界。
其次,所谓"无功";就是不"以物为事";。(《逍遥游》)只有"无功";才能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是无所谓是无所谓非,顺应自然规律,无所不是。庄子主张:"无为谋府,无为事任。";(《应帝王》)"不与物交,淡之至也。";(《刻意》)取消了物欲,人就可以摆脱"物累";,一切顺应自然,外物就不会牵累于人,人与自然才能和谐相处。"其神凝,使物不庇厉 而年谷熟";,(《逍遥游》)正是说明神人精神专注、守一,"不以物为事";,让万物是其所是,不强加于物,才使得万物免受其灾,谷物丰熟。这里的"无功";即"无为";,"以物为事";不仅使人产生无穷的烦恼,严重者为之丧命。《庄子-人间世》:如尧舜禹都曾进攻别国,"用兵不止,其求实无己";,终于落得国破身亡的下场。故要"乘物以游心";,"乘物";即顺应自然,"游心";即从观念上打破绝对分界,强调转化,懂得为我所用,人活的才自由。]庄子并非全盘否定功名,他不反对人们建功立业,而是指人在获得功名后不应被功名所物累,只有建立显赫的功名,才有其后达到"无功名";神人境

庄子“逍遥”新解 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凹凸漫
  • 文件大小14 KB
  • 时间2021-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