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读后感
篇一:水浒读后感
看“水浒”,叹官逼民反。品英雄,颂绿林好汉。
水浒故事,似乎一个个都能扣动人的心扉。当你品读“水浒”,你仿佛也会成为一名梁山好汉,为梁山成败兴衰而喜忧。
那是一个哀鸿遍野的年代。佞臣当道,贪官纵横,恶霸更是不胜枚举。终于,腐朽的南宋王朝终于惹恼了一群不愿受屈辱的人们,他们志同道合,共同奔赴梁山。
在梁山泊,一百零八位好汉各有所长,各有特点。文有朱武,吴用;武有关胜,林冲;行有时迁,戴宗;游有张顺,童猛……从医兽至医人,有皇甫端和安道全,从制炮到制枪,有凌振和汤隆……有身为财主的柴进,也有身为和尚的鲁智深;有身为教头的林冲,也有身为将军的呼延灼……梁山好汉齐聚忠义堂,天罡地煞,威面八方,让南宋大军奈何不得。或许有些人对梁山好汉的“义举”提出了争议:什么杀小衙内,赚美髯公;什么偷锁子甲,引金枪手。但我仍矢志不渝地相信:梁山泊劫富济贫是惩恶扬善,替天行道。纵然最后免不了覆灭,但总归为我们呈现了一幅跌宕起伏,荡气回肠的壮丽英雄诗篇。那一个个的英雄好汉形象永远镌刻在我的心中。
当然《水浒》最打动我的还是因为它极高的文学艺术价值,书中对人物,事件的描撰真是细致入微,入木三分,让人读得津津有味,乐趣无穷。
浅观完《水浒》,颇有感触,原题诗一首,抒我胸臆:
梦回梁山别地煞,魂牵水泊诀天罡。
官逼民反赴水泊,走投无路上梁山。
宋主不识真英雄,吾心悲痛惜草莽。
鼎盛何苦受招安?须知此举苦无疆。
笑他南宋无计施,天兵天将又何妨?
裂风疾羽穿云箭,震天红缨破甲枪。
泪思歃血亲兄弟,马革裹尸葬沙场。
愤杀北辽蛮草寇,怒斩方腊败军将。
雄心壮志非疯狂,忠义参天可沧桑?
回恋情思诉情肠,梁山风雨惹人伤。
篇二:水浒传读后感700字
水浒传读后感700字(一)
这几天我一直在读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内容如下:北宋末年贪官俱多,政府腐败,社会黑暗,逼得许多身怀绝技的好汉上了水泊梁山。这些人以晁盖宋江为首,目的是替天行道,梁山泊共有一百单八将,个个身怀绝技。只可惜晁天王中毒箭死后,宋江接受了朝廷的招安,一百单八将成为了宋江邀功请赏的工具,最终死的死、伤的伤,一次浩浩荡荡、轰轰烈烈的起义就这样以失败而告终。
在《水浒传》一百单八将中,我最佩服梁山泊的军师智多星吴用。他不但足智多谋,而且像诸葛亮那样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为梁山大业立下了汗马功劳。比如智取生辰纲中买枣的喝了一缸酒外带一瓢都没事,偏偏押送生辰纲的将士被药迷倒了,这是吴用的计谋。比如林冲火并王伦中,他顺着林冲的怒气往上激,又让七位豪杰按住各位首领帮林冲,这才火并了王伦,当上了梁山之主。这也是吴用的计谋。我佩服吴用的足谋多智,胆大心细,这是旁人不曾有的。我要学习吴用遇事肯动脑筋,改掉我遇到一点困难就想打退堂鼓的毛病。
被逼上梁山的好汉中,最无奈的就是林冲。他是八十万禁军教头,本来有很美好的发展前景,可是因为无恶不作的高太尉看上了他的妻子,便千方百计地加害林冲,逼得林冲家破人亡,逼得林冲上梁山落草。如果宋徽宗没有把街头无赖高俅抬举成太尉那就好了,就不会有那么多人被当时黑暗的社会逼得家破人亡,当然也不会有那么多人直奔了梁山,落草为寇啊!
还有黑旋风李逵非常孝顺,他在水泊梁山有吃有喝,想起老娘单独在家,孤苦伶仃,他便下山去接老娘。在背老娘上梁山的途中,老娘
水浒读后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