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对城市水系规划一点思考.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1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页眉... 页脚. 对城市水系规划的一点思考前言水是城市活的灵魂。近二十年来,由于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城市的发展, 景观、生态建设受到人们的关注。而当前我们城市水系环境问题令人堪忧,生态系统亟待改善。针对当前市区水系环境存在的问题, 淄博市开展了中心城区水系规划, 以指导后续水系工程的改造与建设, 提升城市品位, 塑造城市形象。一、中心城区水系现状淄博市中心城区河流均属小清河水系, 为雨源型河流。除现状河流外,周边还有众多人工开挖的灌溉渠道和排洪沟。概括起来,中心城区及周边流域的现状水系主要有“五河、五沟、六库、三渠”。五河为孝妇河、新区排洪河、玉龙河、猪龙河、涝淄河, 均为南北流向;五沟:为大寨沟、大龙须沟、小龙须沟、南部排洪沟、东部排洪沟;六库为太河水库、萌山水库、贾村水库、黄土崖水库、大高水库、徐旺水库;三渠为萌山水库北干渠、萌山水库东干渠、太河水库二干渠。二、现状综合评价 1 、河道行洪标准低、行洪能力受阻现状仅玉龙河满足百年一遇防洪要求, 其它河道仅满足 20-50 年一遇的防洪要求。并且河道缺乏正常维护和管理, 河堤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行洪能力逐年降低。页眉... 页脚. 2 、河流水源短缺中心城区内河流均为雨源型河流,受季节风气候集中降雨的影响, 非汛期时河道水量很小。另外, 由于地下水过量开采, 地下水位下降,原补给河道的山泉逐渐枯竭。 3 、水体污染、河道环境仍需改善河道污泥淤积、垃圾堆积,城区河流滨水区已渐由晨夕漫步、休闲娱乐、凝聚人气的亲水带向脏乱差的憎水带发展, 严重影响百姓生活和城市风貌。 4 、河道治理缺乏统一管理及整体规划河流流域较长, 往往流经几个区县, 分属不同的管辖范围。由于缺乏全流域统一的管理和整体规划, 各条河的水源分配、环境整治、河道治理工作只是点到点的局部展开,无法起到河流整体面貌改善、防洪能力提高的作用。三、规划构思对于淄博来说,水源和水污染是众多现状问题中最主要的问题。淄博作为新兴的工业城市, 工业建设、城市建设需要水源, 而淄博又是典型的北方缺水城市。合理利用有限的水源、综合配置, 成为水系建设的重点。另一方面, 水环境的污染对现有的宝贵水资源造成了危害,对我们城市的发展、建设造成影响。规划设计在满足防洪排涝基础上, 从解决水源和治理污染问题入手。针对现状问题, 通过增设河道、调水、引水和水网配套等水系联网工程, 构筑城市水系的“网络”系统, 让水在“网”上流动起页眉... 页脚. 来,实现区域地表水、矿坑水、中水等水资源之间的联合调度,统一配置, 调剂余缺, 最大限度地挖掘水资源潜力, 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出最大效益。同时,解决污染问题,对水体进行生态保护。四、水系总体布局城市水系大都为南北向的天然线状河流和人工湖等点状水系。水系之间缺乏联系, 造成水系的水资源不能共享, 防洪压力不能分担, 水体得不到有效的流动循环。此次规划在中心城区现状水系基础上, 通过增加或改道, 合理分布河流、水面的流向和位置, 对水系进行连通和衔接,增强水系之间的东西向联系形成水系网络布局。 1 、水系网络结构以水系治理为纽带,充分利用现有水系,营造城市水系景观,最终形成中心城区“五纵、四横、五湖、三湿地、一生态公园”为构架的水系网络。“五纵”为现状和已规划的南北向河流,是城市的景观河道,承担着城市的主要防洪责任。分别为孝妇河、新区景观水系、玉龙河、猪龙河、涝淄河。“四横”为大寨沟、果周路景观河、济青高速景观河和南部排洪沟, 起着联系五条南北向河流, 构建起水系网络的作用, 同时也分担着城市的防洪责任。通过这“五纵、四横”九条河流,形成了整个水系的网络骨架, 是水系规划、治理、保护的基础。并通过增加河流的支流, 向周边用地渗透,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页眉... 页脚. “五湖”为新规划的五个生态湖, 分布在河道两侧, 起着滞洪补枯、调蓄水量的作用。分别是范阳河仁和庄生态湖、姜家庄生态湖、袁家庄生态湖和新区休闲公园生态湖、猪龙河生态湖。“三湿地”在城区四周, 起到调节水分、改善水质的作用, 为孝妇河生态湿地、猪龙河昌国路生态湿地和涝淄河生态湿地。通过三个人工湿地的设置, 在城市的外围建立起生态湿地系统, 从城区上游对水质进行净化。“一生态公园”为黄土崖生态公园。利用生态环境良好的黄土崖水库和周边用地,规划设计生态公园。通过“五湖”“三湿地”“一生态公园”,规划生态湖、湿地面积达到 200 公顷,水面面积 180 公顷,可调蓄水量 180 万 m3。图1 水系平面图 2 、水系网络布局水系网络结构的形成, 有利于水资源的综合配置, 也改善了以往的水系布局形式。水系的供水布局由各河道单独引水转变为整个水流域的水循环; 防洪布局由单条河道排水转变为整个流域的雨水分散蓄排;水系环境布局由每条河道的环境治理转变为整

对城市水系规划一点思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fyyouxi23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7-0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