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游山西村诗意.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游山西村诗意
  总结精选〔1〕:  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①,丰年留客足鸡豚②。  山重水复疑无路③,柳暗花明又一村④。  箫鼓追随春社近⑤,衣冠简朴古风存⑥。  从今假设许闲乘月⑦,拄杖无时夜叩门⑧。  [作者简介]  陆游(公元1125~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出色的爱国诗人、词人。他出身于一个有文化传统的世宦之家,幼年时逢金兵南侵,他随家人长期逃难,"儿时万里避胡兵";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陆游为官后一向力主北伐,但随着北伐失败,陆游被罢官还乡,直至46岁方复出,远行入蜀任夔州通判。陆游任夔州(今四川奉节)通判期满后,四川宣抚使王炎邀请他到南郑(今汉中)处理军务,实现了他梦寐以求的亲临前线参军报国的愿望。金戈铁马、意气风发的军旅生活和雄奇险峻的山川地势激发了他的才情。他的诗歌创作在这一时期走向鼎盛,构成了宏丽悲壮的风格。陆游对这一段峥嵘岁月十分珍惜,之后将全部诗作题名为?剑南诗稿?。  陆游晚年才情不减,他75岁时游沈国,回想起早年与前妻唐婉的不幸婚姻,虽然"梦断香消四十年";,但仍悲从中来,遂作?沈园?二首,其中"悲哀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诗情画意浑然一体,有感伤之美。嘉定三年(公元1210年)十二月二十九日,陆游去世,临终前赋诗一首,诗云:"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  嘉定二年(公元1210年),陆游带着"死前恨不见中原";的遗憾与世长辞。时年85岁。  在南宋文坛上,陆游的诗与辛弃疾的词一样,取得了最高成就。陆游诗歌以其卓越的思想艺术成就,把我国文学史上的爱国主义传统发扬光大,在同时代和后代诗人中都有极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  [注释]  ①腊酒:头一年腊月酿制的酒。  ②足鸡豚〔tún〕:意思是准备了丰富的菜肴。豚,小猪,诗中代指猪肉。  ③山重水复:一重重山,一道道水。  ④柳暗花明:绿柳繁茂荫浓,鲜花娇艳明丽。  ⑤箫鼓:吹箫打鼓。春社:古代把立春后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叫做春社日。  ⑥古风存:保存着淳朴古代风俗。  ⑦假设许:如果这样。闲乘月:有空闲时趁着月光前来。  ⑧无时:随时。叩〔kòu〕门:敲门。  [译诗、诗意]  不要笑话农家的酒浑,丰收之年有丰足的佳肴款待客人。  一重重山,又一道道水,疑惑无路可行间,忽见柳色浓绿,花色明丽,一个村庄出此刻眼前。  你吹着箫,我击着鼓,结队喜庆,春社祭日已临近,布衣素冠,简朴的古风依旧保存。  从今日起,如果允许乘着月光闲游,我这白发老翁也要随夜乘兴,拄着拐杖,敲开柴门。  [赏析]  〔一〕  此诗写于孝宗干道三年(1167),在此之前,陆游曾任隆兴府通判,因为竭力赞助张浚北伐,被投降派劾以"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罢归故里。诗人心中当然愤愤不平。对照诈伪的官场,于家乡纯朴的生活自然会产生无限的欣慰之情。此外,诗人虽貌似闲适,却未能忘情国事。秉国者目光短浅,无深谋长策,然而诗人并未丧失信心,深信总有一天否极泰来。这种心境和所游之境恰相吻合,于是两相交涉,产生了传诵千古的"山重";"柳暗";一联。  这是一首纪游抒情诗。  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腊酒,指上年腊月酿制的米酒。豚,是小猪。足鸡豚,意谓鸡豚足。

游山西村诗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凹凸漫
  • 文件大小20 KB
  • 时间2021-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