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 2:统一编号: 214 2007 年山东教科所教育教学优秀成果奖论文征文统一封面文章标题: 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作者姓名: 赵清芳杨德明所在单位: 胶州市里岔镇教育办公室通讯地址: 胶州市里岔镇教育办公室邮编: 266324 电话: 86280056 手机: ********** ********** E- mail: jzzlq2156@ 征文报送时间: 2007 年6月 10日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学生个性化阅读是学生个体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并与非认知因素互为影响的活动存在着个别差异,它是学生借助文本中与作者对话的心理过程,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它是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性、创造性感受、理解、评价、鉴赏文本的过程, 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积淀、文化底蕴、审美情趣千差万别,因此, 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长期以来传统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统一的要求,划一的指导,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潜能。重理解轻感悟, 重分析轻运用,费时多而收效微,泯灭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束缚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得阅读教学缺乏生气和活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 有所感悟和思考, 受到情感的熏陶, 获得思想启迪, 享受审美乐趣, 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 体验和理解。”阅读教学是一种个性化行为,在新课程下进行研究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方法是十分重要的。一、把握教师主导地位的作用阅读教学中, 强调学生的自主性, 并不是一味地要求教师放弃对于阅读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在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中,教师一定要注意保持自己的主导作用, 要关注学生的阅读审美经验。由于学生自我经验的局限性,在个性化阅读中有一些不正确的理解,甚至是荒谬的地方。对于学生的这些体验,教师要多一些尊重, 多一些交流,从中了解学生的理解方式、水平,给予纠正,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观点。教师的主导作用还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勇于质疑, “学习质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以创造者的姿态去独立思考, 引导学生大胆质疑,鼓励学生多提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设想,启发学生经过自己的思考去排解疑难,对学生的提问如果见解独到,教师要热情鼓励,对教师的解答,如果学生有不同的看法,也要允许学生保留,求同存异,教师要以同等的身份与学生共同讨论,这样学生才敢于质疑。如在教授《找骆驼》一文时,学生的疑问是:“撒在地上的米,留在地上的骆驼脚印和留在树上的齿印为什么老人能看到,而商人看不到呢? ”我认为这是一个有价值的问题,立即肯定学生善于发问的精神,并因势利导组织学生讨论。学生各抒己见,得出大家认可的答案。因此,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利于提高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质量。二、重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传统的阅读教学是教师围绕重难点精心备课,精心设问,把学生送进预定的圈子,学生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现成的结论。教师没有意识到学生是阅读的主人, 教师要归还学生阅读的主动权利,引导他们确立自己的阅读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读书的主人。使学生成为自觉主动的行为者,而不是教师活动的追随者。在进行个性化阅读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赵清芳 杨德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