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观察分析:纸船的秘密
刘国琴
幼儿天性喜欢玩水。幼儿园里,经常可以看见这样的画面:幼儿去洗手,洗了半天也不见回来,即使衣服湿了,他们也仍然在水龙头前流连忘返。为了满足幼儿玩水的需要,我在班级里会和幼儿一起在水里放纸船玩。玩着玩着,幼儿提出这样的问题:“老师,为什么有的小船被淹得快,有的小船被淹得慢呢?”孩子们的提问反映出两点:一是孩子们用“小船被淹了”来描述沉船现象;二是他们发现小船沉下去的时间不一样。这说明孩子们对于纸船下沉产生了兴趣,但是不明白纸船下沉的时间与纸船所用的材料有关。于是,我们在中班科学区有目的地投放了操作材料,为幼儿探究“纸船的秘密”创设了条件,并将幼儿的探究过程进行了记录和分析。
幼儿们纷纷选择了科学区进行活动,探索纸船的秘密啦!
活动一:操作感知
●活动时间:在区域游戏或自由活动时,引导有兴趣的幼儿进行操作。●活动目的:通过折纸,让幼儿触摸、感受不同质地的纸张。●幼儿活动情况: 经过操作、观察,幼儿得出结论:手工纸光滑、颜色亮,撕的时候声音响,脆脆的;皱纹纸皱皱的,粗糙柔软,颜色鲜艳,有许多种……
活动二:学录,开始试验
教师分析与对策: 通过活动,幼儿已初步感受到纸张质地的不同,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了对纸的感受,虽是各说各样,但却是幼儿真实的感受。在幼儿对纸有初步感知经验的基础上,教师提出问题:“纸船下沉时间的不同会不会和纸质的不同有关系呢?”这时,幼儿对答案并不确定,也并不需要确定,而是由此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引起幼儿猜想。接下来的游戏指导里,教师鼓励幼儿大胆操作、观察,寻求答案,并引导幼儿运用记录的方法进行分析。
记录作为“做中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园科学活动中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用符号记录既形象又节约记录时间,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看着自己的记录卡,孩子们有了小小的成就感与满足感,对观察也就更为积极和投入。通过第一次记录和观察,幼儿对纸的吸水本领产生了强烈的好奇,他们能注意到哪些纸吸水快,哪些纸吸水慢。 “记录”不仅帮助老师解决了原来幼儿观察无目的、不仔细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它培养了幼儿在面对一些短时间内无法获得答案的科学问题时所应有的耐心与专注。
纸船的秘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