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 1-2 :制造业企业信用分析要点生产制造型企业信用分析要点公司客户主体信用评价方法主要是通过对影响偿债主体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的所有要素进行分析和判断, 再综合判断偿债主体信用风险的大小, 最后给出受信客户的信用评价结果。本文为制造业评价时需要考察的重点要素, 由于非重点要素较多, 影响程度也会因受评主体的实际情况差异较大, 所以并不一一列举。生产制造型企业信用分析主要考察行业、基础素质、管理、经营和财务等方面。一、行业 1 、行业前景(1) 行业发展状况。对该行业是否经过完整经济周期、在经济周期中的经营历史进行分析, 并对其在未来经济周期的低谷状态时的情况做出判断。可以参考近年来行业产、销量, 生产总值等数据, 以及与 GDP 增长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等的相关性。(2) 行业景气度分析。判别所处行业是处于成长期、成熟期、成熟后期,还是衰退期。 2 、行业地位判断行业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进而判断行业地位的高低。同时, 行业在上下游产业链中的地位也是决定行业获利能力的关键因素。 3 、竞争格局行业竞争程度大体可以分为独家垄断,寡头垄断、充分竞争。这主要可以从行业的集中度来衡量。制造业行业往往处于充分竞争的状态。可参考行业集中度、大型企业数量、生产规模、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等因素。此外, 部分行业参与全球竞争, 出口比例较高, 则需要分析该行业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强弱。 4 、产业政策根据国家的产业政策导向, 确定受信客户所处产业在国民经济整体中受重视和支持的程度。按照产业政策的支持程度划分, 国民经济中的所有行业大致可分为鼓励/ 支持发展的行业、一般性行业和限制发展的行业三类。部分出口比例较高的行业, 需要关注国家对“两高一低”( 高污染、高能耗、低附加值) 产品出口的政策限制以及出口退税、出口关税等政策调整的影响。二、企业基础素质 1、区域环境。考察企业所处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等。 2 、企业规模及地位。公司是单一企业还是集团类企业,是否有投资控股的子公司; 主要产品的产能, 在所处行业的地位( 可通过资产规模、收入规模、市场占有率等指标衡量)。 3 、技术水平及研发能力(1) 技术装备水平公司主要生产设备以及生产能力, 公司现有生产线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是否列入先进与否、设备自动化程度的高低、人员的熟练操作能力等。(2) 研发能力公司研发机构的设置(是否得到国家或者省级部门的认可?) 、研发人员的素质、研发经费的投入( 近三年研发投资情况, 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例)、研发成果的水平( 公司获得专利情况, 正在申请的专利情况; 主要产品的技术是否具有独创性? )等。对于技术密集型行业(如 IT 行业),应关注其科技进步、产品升级换代的周期与速度。三、企业管理 1 、法人治理结构股权结构与企业独立性, 股东权利与保护, 董事会的独立性和运作情况, 公司实际的领导体制, 重大决策的制定机制, 董事和高层管理人员的遴选与聘任制度, 企业对高层管理人员的激励机制, 监事会的运作规则与运作情况等。 2 、管理水平组织机构设置是否完备, 管理职责是否明确, 规章制度是否健全, 内部制约是否得力, 人事管理是否有效, 激励措施是否得当等, 从战略管理、投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
制造业企业信用分析要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