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国际教育新理念6300字.docx


文档分类:研究报告 | 页数:约1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国际教育新理念6300字
  国际教育新理念论文6300字(一):国际教育的开展趋势与新理念论文

  一、国际教育开展趋势

  经合组织(OECD)每年发表一个名为?教育概览》的年度摘要报告,颁布其30个成员国教育的各种具有国际可比性的统计资料。由于经合组织的成员国涵盖绝大多数世界主要国家,GDP总量占世界的2/3,所以?教育概览》所述的教育形势具有较广泛的国际代表性。通过分析2008年的?教育概览》可以将各成员国当今教育开展主要特征概括为:

  ,尤其是享受高等教育资源的人数不断增长,国家不断增加教育投入力求保持和提高教育质量

  经合组织多数国家几乎遍及高中教育,近来最大的教育扩展发生在高等教育部门。1995年有37%适龄青年进入高校,而现在经合组织各均高校入学率为57%。无论是由于工资较高还是就业前景更佳,争取高教学历的动力目前仍很强劲。而且劳动市场对高学历职工的需求也大幅提高。既要满足需求又要至少维持质量,必然对保持或增加目前教育开支水平,提高教育资金效益产生压力。教育开支水平无论从绝对数字还是占公共预算的比例,近年来已经有很大提高。过去10年中各国对各级教育单位投入的总资金都有增加,仅在2000至2008年期间就平均增加19%。%国内生产总值用于各级教育,其中86%来自公共资源。21个国家的教育经费至少占5%。各国政府在这方面努力的另一个明证是,1995至2008年公共教育经费在所有公共开支中所占比重增加一个百分点以上,%%。除加拿大、法国、匈牙利、葡萄牙和瑞士外,各国教育经费的增速至少与其他公共部门相同。今年各项指标明显反映出各成员国增加教育投资的努力,但资源能否跟上过去10年人口和结构方面的变化依然是个问题。

  

  30个经合组织国家中的23个,显示在预算总额不变情况下,国家用于中小学教育的投入还可能继续增加,为改良教学质量、提高学生成绩的措施提供必要的资源。但高等教育方面的情况有所不同。1995至2008年,因开支跟不上学生人数的增加,某些情况下学生人均开支有所缩减。随着高校学生人数继续增加,流入经合组织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对那些不要求外国学生完全自费的国家增加压力,假设无额外资金投入,人均经费下降趋势可能还将加快。如果目前趋势继续下去,各的差距可能还会进一步扩大。2008年高校学生人均开支的差异可达七倍,从俄联邦的3421美元到瑞士、美国的2万美元以上。所以,至少在高等教育方面,应对额外资金需要的挑战非常明显。虽然各级教育总体经费仍有86%来自公共资源,1995至2008年期间至少3/4受调查的国家的私人资金(注:私人资金是指除国家公共财政拨款外的学校收入)增长率超过了公共资金。一些国家高校私人资金比例之高,足以挑战高等教育主要是国家责任。由于教育带来的利益实际上既惠及国家也惠及个人,这种观点已逐渐被教育本钱、责任应由直接受益者和社会总体(即家庭、企业和政府)共同分担的理念替代,至少对高等教育阶段而言。

  

  ?教育概览》种种数据说明,经合组织成员与效率的关系。指标显示,在许多国家家庭经济条件的学生得到高等教育的时机多得多。各成员国逐步采取措施激励穷困家庭的学生获取更好的教育资源:各成员衡学生贷款和奖学金等各种资金补助形式,保证学生入学公平性的途径。一些分析说明,奖学金比贷款更能激励穷困家庭学生继续学习,而贷款那么对其他社会经济阶层的学生更有激励效果。除资源分配问题外,各国不断改良学生指南机制,使其能有的放矢地选择中等或高等教育,也能影响毕业率和减轻财政压力,因为在19个能提供资料的经合组织均有31%大学生进入高校后不能完成学业。在经合组织国家,经济对高技能职业的需要量往往高于相应的具有高等教育、培训资历者的潜在供给量。

  至于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经合组织经济总司曾做过研究,估计经合组织各均提高22%的潜力。这说明教育界需要效法其他行业,广泛努力地改革,提高本钱效益。经合组织的国际学生评价工程(PISA)显示,对教育投入资源与学习成绩关系的跨国比照结果,最多只有轻度对应关系,表明资金固然不可短少,但并非优异教学质量的充沛先决条件。今年的?教育概览》对此问题进一步展开讨论,审视了各国对资源投入的政策选择,包括在学生课时、学习年数、教

国际教育新理念6300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