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群骨质疏松症防治手册
(2 0 1 3 版)
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
1
实用精品课件PPT
一、骨质疏松症基础知识
定义
分类
分型
临床表现
峰值骨量
二、骨质疏松症的诊断
诊断标准
常用方法和仪器
实验室检查
诊断程序及诊断中应考虑的问题
骨密度报告单及解读
2
实用精品课件PPT
定义----骨质疏松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的, 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 “第四届国际骨质疏松研讨会”1993·香港)
2001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提出骨质疏松是以骨强度降低导致骨折风险增加的一种骨骼疾病。骨密度和骨质量共同决定了骨强度的高低。
3
实用精品课件PPT
分类----骨质疏松症分为三类
一类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是一种随着年龄的增长必然发生的生理性退行性病变, 约占所有骨质疏松症的90 % 以上;
第二类为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它是由其它疾病或药物等一些因素所诱发的骨质疏松症;
第三类为特发性骨质疏松症, 多见于8-14 岁的青少年或成人, 多半有家族遗传病史, 女性多于男性。妊娠妇女及哺乳期女性所发生的骨质疏松也可列入特发性骨质疏松,以便引起人们的重视。
4
实用精品课件PPT
5
实用精品课件PPT
分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分型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又可分为两个型
I 型为高转换型骨质疏松症, 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II型为低转换型, 包括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一般认为发生在65 岁以上女性和70 岁以上男性的老年人(国外把70 岁以上老年妇女骨质疏松) 列为II型骨质疏松症。
有些继发原因, 如失重、制动、久病卧床、长期使用激素等都可造成I型高转换型骨质疏松症。两型的特点各有不同。
6
实用精品课件PPT
7
实用精品课件PPT
疼痛:腰背疼痛或周身骨骼疼痛
脊柱变形:身长缩短,驼背
骨折:脆性骨折及呼吸受限等发生脆性骨折(指低能量或非暴力骨折),常见部位为胸、腰椎,髋部,尺、桡骨远端和肱骨近端。
呼吸受限
OP----主要临床表现和体征
8
实用精品课件PPT
周身骨骼疼痛
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骨转换高, 骨吸收增加。
在骨吸收过程中, 骨小梁的破坏、消失, 骨膜下皮质骨的破坏等均会引起全身性骨痛, 以腰背痛最为多见。
另一个引起疼痛的重要原因是骨折, 即在受外力压迫或非外力性压迫脊椎压缩性骨折, 扁平椎、楔椎和鱼椎样变形而引起的腰背痛。
因为疼痛, 患者常常卧床,运动减少, 常常导致随后出现的周身乏力感。
OP----主要临床表现和体征
9
实用精品课件PPT
身长缩短、驼背
在无声无息中身高缩短, 或者驼背是继腰背痛后出现的重要临床体征之一, 有时身高缩短5-2 0 厘米不等。
OP----主要临床表现和体征
因此骨质疏松症常被称为“ 静悄悄的疾病” 。
10
实用精品课件PPT
中国人群骨质疏松症防治手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