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平安教育培训制度
车间〔班组〕平安教育培训要在上级领导下,认真制定切合车间〔班组〕实际的教育培训方案,由车间主任〔班组长〕具体负责认真组织抓好落实。
1、教育对象。新调入车间〔班组〕的职工(包括学徒工、临时工、合同工、代培、实安教育后,必须进行车间〔班组〕教育并对教育情况进行登记。
2、现场教育。车间〔班组〕教育要结合本车间〔班组〕的生产特点、作业环境、危险区域、设备状况、消防设施等进行。重点介绍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腐蚀、高空作业等方面可能导致发生事故的危险因素,交待本车间〔班组〕容易出现事故的部位和典型事故案例的剖析。
3、专业技术教育。讲解各工种的工艺流程、平安操作规程和岗位责任,教育车间〔班组〕成员自觉遵守平安操作规程〔做到“四懂〞、“三会〞〕,不违章作业;保护和正确使用机器设备和工具;介绍各种平安活动以及作业环境的平安检查和交接班制度。告诉新工人出了事故或发现了事故隐患,应及时报告,采取措施整改。
4、防护教育。讲解如何正确使用保护劳动保护用品和文明生产的要求,发生事故以后的紧急救护和自救常识。
5、平安操作示范。组织重视平安、技术熟练、富有经验的老工人进行平安操作示范,边示范、边讲解,重点讲平安操作要领,说明怎样操作是危险的,怎样操作是平安的,不遵守操作规程将会造成的严重后果。
6、标志、标识教育。企业、车间、班组内常见的平安标志、平安色介绍。
7、“四新〞教育。新工艺、新产品、新设备、新材料的特点和使用方法;投产使用后可能导致的危害因素及其防护方法;新制定的平安管理制度及平安操作规程的内容和要求等。
8、遵章守纪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9、其它关于车间〔班组〕平安教育培训的内容。
注:车间〔班组〕平安教育时间要根据情况自行确定,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二、交接班制度
1、交工艺。当班人员应对管理范围内的工艺现状负责,交班时应保持正确的工艺指标,并向接班人员交待清楚。
2、交设备。当班人员应严格按工艺操作规程和设备操作规程认真操作,对管辖范围内的设备状况负责,交班时应向接班人员移交完好的设备。
3、交卫生。当班人员应做好设备工作场所的清洁卫生,交班时交接清楚。
4、交工具。交接班时,工具应摆放整齐,无油污、无损坏、无遗失。
5、交记录。交接班时,设备运行记录、工艺操作记录维修记录等应真实、准确、整洁。
6、凡上述交接事项不合格时,接班人有权拒绝接班,并应向上级反映。
7、由车间主任〔班组长〕或岗位负责人填写交接班日记,其内容为:生产任务完成情况,质量情况,平安生产情况,工具、设备情况〔包括故障及排除情况〕;平安隐患及可能造成的后果、考前须知、遗留问题及处理意见,车间或上级的指示;交接班记录定期存档备查。
三、平安检查制度
车间主任〔班组长〕、岗位操作人员要根据工作现场、岗位,编制符合规定的“平安检查表〞,明确检查工程、存在问题及处理措施。
1.检查设备的平安防护装置是否良好。防护罩、防护栏(网)、保险装置、联锁装置、指示报警装置等是否齐全灵敏有效,
车间班组安全生产日常管理制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