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
兴盛小学 马宏芳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根据上下文理解“信奉、固执、胆大妄为”等重点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试验过程,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
3.初步学习通过典型事例和人物心理、言行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
弄清伽利略是怎样不盲目迷信权威的话的,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初步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搜集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的图片和生平资料。
2.教学课件、课文插图等。
【教学过程】
一、感知整体,初识人物形象
1.谈话导入:同学们,课前大家都预习过《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篇课文了(板书课题),现在就来检查检查,有信心吗?
2.读课题,读对“着(zhao) 地”一词。
3.检查预习,读好课文。
(1)读好词语。
辩论 寻常 解答 信奉 容许 违背 曾经 拖住 解释 教授 宣布 固执 胆大妄为
(2)读课文。
4.引导学生围绕课文写作思路,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整体感知文本。
5.过渡:在这些生字词中哪几个词是人们对伽利略的评价?(胆大妄为、固执)你认为他们评 价得对吗?那我们就抓住“胆大妄为”和“固执”这两个词学习课文。
二、深掘文本,磨砺语言心智,感悟人物形象
(一)研读“胆大”,感受“怀疑”之勇敢
1.思考。伽利略的“胆大”表现在什么地方?出示语句:“他想:如果这句话是正确的,那么,把这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慢;但是,如果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快。”
2.研读。(1)自由读这句话,句中的“这句话”是哪句话?(2)伽利略想的这句话说了哪两层思,各用句子中的一个字概括每层意思(慢、快)。(3)用抓关键词、板演图示、数学式子(10+110、10-1<10)等方法明白句子的意思,引出“从一个事实中却可以得出两个相反的结论”一。(4)如果把句中的 “如果”删除可以吗?为什么?从中体会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观点的质疑,并不是简单草率的怀疑,而是有理有据,它以假设正确为前提,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得出的,可见其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深思。伽利略如此胆大地怀疑亚里士多德,会遇到什么?读第二自然段,抓住“信奉”“不容更改”“谁要是……就会”“责备”等词语,体会伽利略怀疑亚里士多德不仅要面对人们的嘲笑讥讽,还要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和风险。在此基础上,再引入补充16世纪时,意大利的布鲁诺因反对亚里士多德———托勒密的“地心说”,坚持真理“日心说”而流浪异国、被捕入狱,最终被教皇活活烧死在罗马广场的资料,深入体会伽利略怀疑权威所要面临的生命危险,进一步体会伽利略为了真理,为了科学,不畏强势、勇于献身的伟大精神。
4.练说。用“伽利略如果( ),就会( );但是,如果(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