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力荐 ] 遗传系谱判断方法
“遗传系谱”判断方法
近几年,在上海、广东等地的高考生物试卷中,多次出现遗传系谱判断和两种遗传病
同时遗传的相关概率计算题,这种题目是全面深层次地考查学生掌握遗传规律及运用能力
的试题。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们不易掌握,觉得很难弄懂。本人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
做如下归纳,望能给大家一点启示。
判断遗传系谱分为三步:第一步:先判显隐性;第二步:判断是伴性遗传还是常染色
体遗传(即推翻伴性遗传的可能);第三步:验证遗传方式。下面我们就这三步分别做以
探讨。
第一步:先判显隐性。 不管在如何复杂的系谱中,只要有这个典型标志图,肯定为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分析(反证法):假设该病由显性基因控制,由于双亲表现正常,故都不含显性致病
因子,则子代也不可能含有显性致病基因(不考虑基因突变),即子代也必须表现正常。
这与子代患病相矛盾,因此该病只能是隐性遗传病。又因为女病父正常,所以致病基因肯
定不在 X 染色体上。综上所述,肯定为常染色体上隐性遗传病。
记忆口诀为:“无中生有为隐性,生女有病为常隐”。 系谱中只要有这个典型标志
图,肯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分析(反证法):假设该病由隐性基因控制,表型正常的子代就带有显性基因,而患
病双亲均不含显性正常基因,子代中也不可能含有,即子代也必定全部为患者。这与子代
中有表型正常的个体相矛盾。因此,该病只能是显性遗传病。又因为父病女正常,所以致
病基因肯定不在 X 染色体上。综上所述,该病即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记忆口诀为:“有中生无为显性,生女无病为常显”。
如果没有上述典型标志图,我们可以用下列特征判断。
显性遗传病:
1)子代中发病率较高(约
2)代间相连; 以上);
3)子女患病,双亲之一患病。
隐性遗传病:
1)子代中发病率较低(约
2)代间相隔; 以下);
3)一般情况为:子女正常,双亲正常。
第二步:判断是伴性遗传还是常染色体遗传(即推翻伴性遗传的可能)。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特点:
1)女性患者多于男性;
2)代间相连,有交叉遗传现象;
3)父病女必病;
4)子病母必病。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特点:
1)男性患者多于女性;
2)代间相隔,有交叉遗传现象;
3)母病子必病;
4)女病父必病。
伴Y染色体遗传病的特点:
1)男性患者后代男性均患病,女性均正常;
2)患者后代有连续性,无隔代现象;即父传子、子传孙。
细胞质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的遗传特点:
1)母系遗传;
2)非孟德尔式遗传;
( 3)后代无一定的分离比。
X (Y )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图谱中,找不出与伴性遗传特征不符的现象(既
适合伴性遗传又适合常染色体遗传的系谱除外)。否则就不是伴 X ( Y )遗传。
上述特征作为判断伴性遗传的必要条件,不能作为否定其它遗传病的依据。
请注意下列几种特殊情况:
( 1)显性遗传病代代相连,隐性遗传病隔代遗传。但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中,每
代都是纯隐性患者相交或每代都是一个杂合体与一个隐性纯合体相交,也会出现代代相连
而不出现隔代遗传的情况。
( 2)如果有基因突变在题干中必须说明。
第三步:验证遗传方式。
经上述判断确定了致病基因在染色体
[力荐]遗传系谱判断方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