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古代汉语语法-word资料(精).doc


文档分类:外语学习 | 页数:约3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古代汉语(郭锡良)古代汉语语法(五)词类的活用关于词类活用某类词中的某个词在句中临时改变了它的语法功能或意义而具备了另一类词的语法功能或意义,就叫做“词类活用”。《荀子?劝学》:“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史记?陈涉起义》:“将军身被坚执锐。”《公羊传?庄公十三年》:“曹子手剑而从之。”“活用”与“兼类”的区别: 兼类:固定义、常用命:兼类词。动词义,命令。名词义,使命《左传?隐公元年》:“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国语?越语上》:“昔天以越予吴。而吴不受命。”活用:非固定义、临时桓宽《盐铁论》:“不耕而食,不蚕而衣。”《史记?淮阴侯列传》:“楚兵卒不能西。”古代汉语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用如动词?名词作状语?词类活用的条件一、使动用法使动用法:即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左传?宣公二年》:“晋侯饮赵盾酒。”《鸿门宴》:“项伯杀人,臣活之。”使动用法是用动宾结构表达了兼语式的内容: 齐威王欲将孙膑。比较: 齐使田忌将而往。 1. 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与宾语的关系不是支配关系, 而是使宾语具有动词所表示的行为动作, 就是“使动用法”。《史记?陈涉起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荀子?天论》:“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 2.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充当谓语, 具有了动词含义, 它与宾语的关系是使宾语具有该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就是“使动用法”。《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贾谊《过秦论》:“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荀子?天论》:“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3. 名词的使动用法名词充当谓语, 具有了动词含义, 它与宾语的关系是使宾语成为该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就是“使动用法”。《史记?项羽本纪》:“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中山狼传》:“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刘向《新序?节士》:“天子不得而臣也,诸侯不得而友也。”成语中的使动用法举例?降龙伏虎汗牛充栋洁身自好惊天动地?祸国殃民严阵以待惊心动魄正本清源?汗马功劳独善其身沉鱼落雁腾蛟起凤?富国强兵丰衣足食闭月羞花大快人心?兴风作浪二、意动用法意动用法:主语认为宾语具有谓词表示的性质和状态。《汉书?赵充国传》:“时充国年七十余,上老之。”意动用法也是一种特殊的动宾关系,仅限于形容词和名词的活用,动词没有意动用法。 1.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形容词充当谓词, 含义是主语认为宾语具有该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就是“意动用法”。晁错《论贵粟疏》:“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陶潜《桃花源记》:“渔人甚异之。”《促织》:“成以其小,劣之。”《史记?淮阴侯列传》:“滕公奇其言,壮其貌。” 2. 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充当谓词,含义是主语把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看作该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 就是“意动用法”。《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令我百岁后,皆鱼肉之矣。”苏轼《前赤壁赋》:“侣鱼虾而友麋鹿。”柳宗元《封建论》:“天下乖戾,无君君之心。”《谷梁传?僖公八年》:“夫人之,我可以不夫人之乎?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扁鹊过齐,齐桓公客之。”《孟子?尽心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不如吾闻而药之也。”《汉书?张耳陈余传》:“外黄富人女甚美,佣奴其夫。” 3. 使动用法与意动用法的比较结构相同,都是特殊的动宾关系。均可用形容词、名词的活用来表达。意念不同:使动用法的含义是“使宾语怎么样”;意动用法的含义是“认为宾语怎么样”,具有主观性。动词只有使动用法,没有意动用法。比较下面的句子: 《孟子?尽心上》:“登东山而小鲁,登太山而小天下。”《孟子?梁惠王下》:“得大木,则王喜;匠人斫而小之,则王怒。”《荀子?劝学》:“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战国策?齐策一》:“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成语中的意动用法举例?不耻下问不远万里幕天席地羞与为伍?是古非今友风子雨千金一刻食不甘味?草菅人命( 《说文解字》:“菅,茅也。”) ?自惭形秽三、名词用如动词《黔之驴》:“驴不胜怒,蹄之。”《廉蔺列传》:“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斥之。”《触龙说赵太后》:“赵主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 ”《鸿门宴》:“范增数目项王。”《后汉书?张衡传》:“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聊斋志异?狼》:“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史记?项羽本纪》:“项王乃复引兵而东。”《庐山草堂记》:“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梦溪笔谈》:“但二月草已芽,八月苗未枯,采掇者易辨识耳。”成语中的名词活用为动词举例?不毛之地?不翼而飞?春华秋实?不蔓不枝?衣冠禽兽四、名词作状语我们火车站见面。咱们操场集合。他们明天爬泰山。他太感情用事。 1. 表示行为动作的方位或处所《汉书?张骞传》:“大月氏复西走。”《山海经》:“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战国策

古代汉语语法-word资料(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104259382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