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英国巨头百安居物流采购网络优势.doc第1页 /总页数 5 页
案例分析:英国巨头百安居物流采购网络优势
2003年10月18日,百安居北京四季青店正式开业,以下内容是物流师案例。作为国际知名的连锁建材超市,百安居在中国早已耳熟能详,但四季青店却是百安居在北京的第一家连锁超市。开业当天,慕名而去的顾客如潮水一般,收银台前的长龙一直延伸到货场。当天,百安居北京四季青店有三个数字打破同行业世界记录:停车场内先后停泊了12000辆汽车,卖场共接待了9万名顾客,全天销售额达到400万元。
开业就有这么高的销售额,是百安居管理层始料不及的。百安居在全球有700多家店,但北京四季青店却是百安居首次在开业当天就看到那么多顾客。
一、狼来了
百安居自1999年登陆上海以来,已陆续在上海、苏州、杭州等城市开设了13家连锁店,遍布华东、华南、华北和华中。在中国连锁经营企业协会列出的“2002年家居、建材、家装”专业榜中,百安居位居总销售额榜首,并且拿下了单店平均销售额第一。
在北京亮相的四季青店是百安居全球的连锁店,也是第一家落户北京的建材超市连锁店。从2003年开始,百安居已经先后在北京、天津、大连、青岛等地陆续开设连锁店,并计划在2008年前在北京开出10家店,在中国开出80家店。
近几年中国房地产业发展迅猛,与之相关的家庭装潢产业前景非常诱人。但现在即使把中国所有建材超市加起来,也最多只能满足这个市场的2%,可见超市还有非常大的上升空间,百安居非常看好这个市场的前景。
第2页 /总页数 5 页
目前国内建材流通企业主要有3种业态:摊位市场、厂家专卖店和连锁超市。其中,传统的摊位市场占据市场主体地位。在市场份额有限的情况下,百安居多占一点,其他企业就得少占一点,再加上百安居的背景和实力,国内同行如临大敌。
有业内人士预测,在百安居等“洋建材超市”的冲击下,中国本土大量以门市形式存在的传统业态将“死去1/3,转型1/3,半死不活1/3”。这里所谓的转型,是指本土建材市场调整业务结构,依靠发展超市不擅长的业务,如大宗基础建材等,与超市共存共荣。
但最让本土建材市场胆战心惊的,还是百安居的低价优势。百安居“以全球成本降低全国成本,以全国成本降低区域成本”,这其实也是所有跨国零售集团战无不胜的武器。
百安居调研发现,国内一些传统建材市场不仅购物环境恶劣,品质良莠不齐,而且建材商开价太高,不少商品的标价甚至高出百安居数倍。于是,百安居中国声言:他们要结束传统建材市场的暴利时代!
二、采购优势
百安居之所以能做到低价,依赖于它层次分明的采购体系。
百安居的采购网络是3个层次的结合。首先是全球采购网络,分布在全球超过14个国家和地区。其次是全国网络,百安居在中国已经有14家店,华南以深圳为中心,华东以上海为中心,华北以北京为中心。这些地方都十分接近建材生产基地,可以有效降低采购成本。另外,百安居还会在每个城市寻找当地的品牌供应商。这样,百安居把每个城市建立的采购网络逐渐培养成全国的网络,再纳入百安居的全球网络。
第4页 /总页数 5 页
有关专家在研究百安居的经营策略时发现,它集中了沃尔玛的低价采购和麦当劳的多区域规模收益优势。
麦当劳采购的主要货物是食品,附加值低,依靠低价采购很难大幅
案例分析:英国巨头百安居物流采购网络优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