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清代科举制度.ppt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3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清代科举制度
第一页,共39页
教学目的:让学生全面了解科举制度,明
确清代科举考试的意义。
教学内容:清代选官的主要途径;
科举制度发展历程;
科举考试的过程;
八旗科举;
科举制的作用。
教学重点:科举考试的过程和作用。
第二页,共39页
清代选官的主要形式
特简:皇帝直接任命
会推: 大臣公推
荫袭:
荐举:
捐纳:捐钱、粮得官或复官。
科举:分科举人
第三页,共39页
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
始于隋文帝杨坚时期,唐宋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明清时达到了极其完善、极其严密的地步。
常科:秀才、俊士、进士、明经、明法、明算、明字、一史、三史、开元礼、道举、童子等,以进士为最重。
“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制科:皇帝临时下诏举行,选取特别人才。
唐:贤良方正、直言极谏、博通坟典等;
清:博学鸿词科、经济特科。

第四页,共39页
第五页,共39页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房不用架高梁,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莫愁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出门莫恨无随人,书中车马多如簇。
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宋仁宗《劝学诗》
第六页,共39页
元朝时期,科举考试形式由诗赋向八股文转化,开始把程朱理学作为取士标准,这对明清两代科举制产生了重大影响。
明清时代,形成固定模式。
第七页,共39页
一、科举考试的过程
第八页,共39页
第九页,共39页
1、童试:科举考试的准备阶段
儒童或童生——童试——生员(秀才),
童试包括县试、府试、院试。
(1)县试:每年的二月举行。

联保、认保:保证考生身家清白,非倡优皂隶子孙,未居父母丧,系本县籍贯。
发案、案首。
(2)府试:四月举行。派保。
第十页,共39页

清代科举制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文库新人
  • 文件大小1.93 MB
  • 时间2021-10-07